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车型推荐 车型推荐

理想汽车股份_理想汽车招股说明书

tamoadmin 2024-06-11 人已围观

简介1.小鹏赴美上市:未盈利的业绩,没缺席的阿里2.特斯拉“完全自动驾驶能力”究竟算不算虚假宣传?3.即将上市,小鹏汽车更新招股书,7月小鹏G3销售810辆4.抢滩科创板,吉利汽车是运气,还是必然?5.李想,再添一个IPO 财经网汽车讯?理想汽车将于7月30日晚间在美股上市。7月30日,有消息称理想汽车将于北京时间今日晚间正式以“LI”为证券代码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成为继蔚来汽车后,第二家成功在美上

1.小鹏赴美上市:未盈利的业绩,没缺席的阿里

2.特斯拉“完全自动驾驶能力”究竟算不算虚假宣传?

3.即将上市,小鹏汽车更新招股书,7月小鹏G3销售810辆

4.抢滩科创板,吉利汽车是运气,还是必然?

5.李想,再添一个IPO

理想汽车股份_理想汽车招股说明书

财经网汽车讯?理想汽车将于7月30日晚间在美股上市。

7月30日,有消息称理想汽车将于北京时间今日晚间正式以“LI”为证券代码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成为继蔚来汽车后,第二家成功在美上市的国内“造车新势力”。

理想汽车美国IPO定价美股11.5美元,高出此前美股8-10美元的定价指导区间。

财经网汽车为求证此事联系了理想汽车相关负责人,对方表示不予置评。

此前,在IPO认购启动后,理想汽车备受投资人青睐,提前结束招股并获足额认购,募资规模为9.5亿美元,发行价为每股10美元,即招股区间上限。

这也直接导致相较于早前拟定的美东时间7月30日盘后定价、7月31日正式挂牌,理想汽车的IPO进程均提前一天。

7月28日,路透社报道,理想汽车赴美IPO已获得足额认购。

北京时间7月11日,理想汽车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网站上递交了首次公开募股说明书,股票代码为“LI”,初步计划募资1亿美元,高盛、摩根士丹利、瑞银等为承销商。4天后,理想汽车再次更新招股书补充了更多的募资细节,本次其计划以8美元-10美元每股的价格区间发行9500万股ADS,同时IPO承销商有1425万股的超额认购权。

7月8日,理想汽车的运营主体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新增11条股权出质信息,11位股东全部出质股权,质权人为北京罗克维尔斯科技有限公司。

自2019年下半年至今,理想汽车开启了多轮股权结构和注册资本调整,疑是搭建VIE架构,为上市铺路。

此前,理想汽车已经历10轮融资,总计募得资金超146亿元。

2019年12月,理想ONE开始交付,至今超过万辆。而李想在多个公开场合表示,做到这个成绩只投入了10亿美金,且公司已经实现了正向现金流。他还曾透露,公司C轮融资“还没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小鹏赴美上市:未盈利的业绩,没缺席的阿里

作者:钱漪

大事件

中汽协:7月上中旬11家主要车企销量同比增36.5%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整理分析,7月上中旬,11家主要企业汽车销量累计完成94.2万辆,环比增长2.7%,同比增长36.5%。其中,乘用车销量累计完成82.5万辆,环比增长5%,同比增长33.6%;商用车销量累计完成11.7万辆,环比下降10.7%,同比增长61.7%。

周点评:3月以来,车市总体销量环比增长、同比下降,7月上旬同比出现增长无疑是更亮眼的利好消息,意味着市场景气度企稳。疫情逐步稳定后,非必需消费品需求逐步改善,前期压抑的购车需求集中回补,下半年汽车市场有望稳中有升,恢复同期水平指日可待了。

2020第二十三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开幕

7月24日-8月2日,2020成都国际车展于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举办,作为今年疫情后举办的首个四大A级乘用车展览会,各参展商在成都车展上的投入不降反升。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成都车展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展览会,今年成都车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成都车展/成都车展官网

周点评:成都车展作为中西部地区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车展,在后疫情时期率先举办,有着风向标般的非凡意义。经历尤为艰难的上半年车市后,成都车展也为2020西部乃至全国汽车业按下了加速键,各大汽车品牌蜂拥推出新品奋力秀肌肉,伴随汽车消费态势景气企稳,车市沉寂半年的活力有望被唤醒。

汽车公司

上汽终止收购神州租车股份,北汽重启收购

7月20日,在上汽集团2020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回复股东提问时表示,与神州优车未达成一致的先决条件“主要是关于神州租车未来运营方面”。“我们收购一家公司不是只讲收购,更重要的是收购后的运营,本着对公司及股东利益负责的态度,我们及时终止这次交易。”陈虹解释称。

该集团当日午间中午发布提示性公告称,出于上述原因,上汽集团决定终止与神州优车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UCAR?Limited、?UCAR?Service?Limited、?UCAR?Technology?Inc.(神州优车)以及Amber?Gem?Holdings?Limited此前签署的收购交易。

当天下午,北汽正式宣布将以12.3亿元,从神州优车手中收购神州租车20.87%股权。7月21日神州租车发布的公告中,北汽还从另一大股东Amber?Gem手中收购1.7亿股,两笔交易总价值17.1亿元。

周点评:上汽早有转型移动出行综合供应商之意,共享出行是其意图积极打造的新业务增长点,即使神州租车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大幅滑坡,其多年积累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尚存,上汽抄底买入神州租车不失为划算的选择。但上汽最终放弃交易,想必有其审慎考量,亿欧汽车猜测,一方面上汽忧虑“神州租车未来运营”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北汽竞价截胡或许是上汽放弃的直接原因。

特斯拉发布二季度财报,净利润同比增长550%

7月23日,特斯拉公布2020年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特斯拉第二季度总营收为60.3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63.50亿美元下降5%;归属特斯拉的净利润为1.04亿美元,同比增长550%;营业利润为3.27亿美元,营业利润率5.4%,达到被纳入标普500的门槛。盘后,特斯拉股价一度大涨超7%。第二季度特斯拉的汽车总产量为82272辆,较第一季度下滑20%,较去年同期下滑5%。销量方面,特斯拉2020年Q2共交付90650辆。

周点评:涨势如虹,是今年以来特斯拉在资本市场的姿态,特斯拉在过去六个月的平均市值超过1500亿美元,成为一年股价涨幅超500%的传奇公司。在全球车市起起伏伏的动荡时期,特斯拉逆势一骑绝尘,二季报的强势表现正如市场预期,至于未来趋势,需要脱离传统汽车制造商的角度,用科技公司的视角去判断。

Tesla/Unsplash

特斯拉上海工厂ModelY冲压设备安装基本完成

7月21日据外媒最新报道显示,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ModelY生产厂房中,已在安装相关生产设备,其中包括车身冲压设备,冲压设备的安装目前已基本全完成。

周点评:特斯拉在中国的建设速度一如既往,上海超级工厂不仅在全球疫情中扛起了特斯拉整体产能,更成为特斯拉中国这个重要市场的增长原动力。ModelY厂房在5月份完成钢结构施工,如今冲压生产线的设备基本安装完成,意味着距ModelY生产线交付又进一步。

因吉利计划回归A股沃尔沃暂停双方合并谈判

当地时间7月21日,沃尔沃汽车发表公告称,由于近期吉利汽车回归A股的计划,二者的合并谈判已暂时搁置,拟将在今年秋季恢复合并谈判。沃尔沃汽车发言人表示:"既然吉利汽车计划在A股上市,那么就不能在此时讨论两家公司的合并计划。对此,吉利汽车方面表示,将在A股上市完成后再重启该计划。

周点评:吉利和沃尔沃在今年2月份共同官宣启动业务整合,计划在香港和斯德哥尔摩上市。时隔五个月,沃尔沃在发布上半年财报的日子宣布暂停合作,并非突发变故,实则顺势而为。

全球车市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汽车销量在疫情中同比折损严重,这对于谋求合并的企业来说,不稳定的业绩和财务表现自然不利。眼下,募资是第一要务,资本市场不等人,吉利优先科创板上市,过后共谋与沃尔沃的深度融合也不迟。

江淮汽车和大众中国投资拟向江淮大众进行增资

江淮汽车7月21日晚间公告,根据协议约定,公司和大众中国投资拟向江淮大众进行增资。完成后,江淮大众的总注册资本从20亿增加至73.56亿元。本次增资系公司和大众中国投资战略合作中的重要环节,有利于推进公司和大众中国投资的战略合作。

周点评:今年大众押宝中国电动化的动作频频,基于对电动化转型的战略研判,在深思熟虑下做出战略调整,选择加大马力布局中国新能源市场。对江淮来说,大众的入股有望帮助推升其全价值体系;11亿欧元入股国轩高科、与宁德时代、电池企业万向一二三合作,大众为自己在华电动车生产和"all?in"电动化提前铺路。此次增资,想必也是满足多方利益的共同企盼。

长城汽车推出三大技术品牌,转型全球化科技出行公司

7月20日,长城汽车发布“柠檬”、“坦克?WEY”、“咖啡智能”三大技术品牌。会上,公司董事长魏建军表示,车市环境正倒逼长城汽车转型,未来长城汽车将从“中国汽车制造企业向全球化出行科技公司”转型。

其中,“长城柠檬”,定位于全球化高智能模块化技术平台,支持从A0级到D级在内的SUV、轿车、MPV车型开发。动力方面涵盖了燃油、纯电、混动、氢能等多种能源。“坦克WEY”,定位于智能专业越野平台,支持B级以上SUV和皮卡车型,轴距拓展空间2750-3750mm,致力于提供极致的越野能力。

“咖啡智能”,为长城汽车旗下智能化品牌,它由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全新电子电器架构组成。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长城汽车官方

周点评:长城三十而立,改革转型大刀阔斧,可以看得出长城汽车正在努力塑造贴近新生代消费者的企业气质,迈向全球化科技出行。实际上,“全球化科技出行公司”的战略愿景并非此时兴起,是整个汽车产业近四五年的集体宣示,如魏建军所言,“中国品牌发展的窗口期已经关闭,在外资品牌和造车新势力的合围之下,要想顺利地度过寒冬绝非易事。”

科技公司

哈啰单车与高德合作,融合导航和出行服务

7月23日,哈啰单车与高德宣布达成合作,双方将面向用户输出更多出行场景下的便捷体验和服务产品。双方合作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首先,哈啰单车将在高德地图开设骑行服务入口;其次,双方将基于海量用户理解,共同开发一站式服务内容;再次,基于高德位置服务解决方案,哈啰单车将和高德一道探索多种场景的融合应用。

周点评:哈啰和高德同属阿里阵营,本就有合作基础。相比直接推出出行业务,高德地图一贯热衷成为出行服务的聚合平台,与哈啰单车牵手,可以吸纳其高频消费场景的流量,而哈啰单车也能够借助高德的地图优势和口碑,两者互惠互补,导航和出行服务彼此融合,是一次顺其自然的双赢合作。

哈啰单车/哈啰出行官方

滴滴货运拟在北京等30城上线

7月20日,有北京用户发现滴滴出行APP“货运”标签内,上线了“滴滴货运北京站,满10万人投票助力即开城”的营销活动,投票助力活动将持续到8月9日。

据了解,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在内的全国30城用户都能看到该活动,是滴滴货运为了下一步大规模开城的准备。6月23日,滴滴货运在成都和杭州正式上线,共?8000多名司机获得首批上线服务的资格。

周点评:滴滴最近神速布局货运领域,从成立公司到上线运营仅用时两个月,初来乍到的滴滴货运能够迅速落地,似乎采取烧钱补贴的熟悉套路,同时对司机和用户提供巨额补贴。前期用低价策略补贴用户、抢夺市场的打法,滴滴已运用地炉火纯青,但货运领域并非其专长,况且原有市场中已有众多专业货运起家的玩家,滴滴将同样打法复制粘贴,搅局网约货运领域,这场较量胜负难言。

滴滴推新业务“花小猪”,定位年轻用户市场

7月22日,滴滴官方宣布,推出网约车新品牌“花小猪打车”,打出“百亿补贴”,用户定位年轻用户市场,希望为司机提供更多灵活收入机会。滴滴称,为保障乘客的出行安全和体验,在车辆和司机方面,花小猪只对现有滴滴注册车辆和司机开放,且采取了和滴滴同样的安全和合规标准。司机每天出车前需人脸识别,行程当中全程录音,乘客可以在花小猪APP内进行行程分享、紧急求助及报警等操作。

周点评:在现有市场中,滴滴的增长已基本见顶,对滴滴来说,推出花小猪是为了寻找剩余增量市场。花小猪的路径和拼多多如出一辙,用社交裂变吸引年轻用户,借鉴拼多多依托下沉市场的成功经验,不知滴滴有意打造网约车版“拼多多”,还是只是细分品牌对标目标市场,进一步开启精细化运营?低线城市打车需求稳定且出租车价格低,滴滴在这样的市场寻求增长不知能否如愿。

来源/Unsplash

T3出行一周年:坐拥700万用户,日均订单量超30万

7月22日,正式上线一周年之际,T3出行对外披露一周年“成绩单”。数据显示,截至目前,T3出行已覆盖南京、重庆、武汉、广州、杭州、长春、天津等7座城市,拥有700万注册用户,日均订单超过30万,独立App月活位居中国网约车行业TOP3。据T3出行CEO崔大勇透露,预计到2020年底,T3出行订单规模将跻身行业第二。T3出行的终极目标是基于5G和车联网技术,成为自动驾驶时代的核心运营商。

周点评:T3出行是业内一致公认的“生于豪门”,由一汽、东风、长安三家主机厂及腾讯、阿里、苏宁等资方共同建立,诞生之初自带百亿资金。结合传统车企和互联网基因,T3出行软硬件并行强势攻占网约出行市场,后来者仍能分得一块蛋糕,足见出行市场足够广阔,细分市场玩家凭借精细化运营都能找到容身之地。

投融资

理想汽车更新招股书,或7月31日美股挂牌

7月20日,传理想汽车计划于北京时间7月31日晚间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对此理想汽车回应称:不予置评。?7月11日,理想汽车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IPO招股说明书,计划在纳斯达克首次公开募股,募集最多1亿美元资金,股票代码为“LI”。理想汽车还在招股书中称,计划在2022年推出公司第二款车型——一款全尺寸的增程式电动SUV。7月25日,理想汽车更新招股书,募资总额或超10亿美元。

理想ONE/理想汽车官网

周点评:“不予置评”通常约等于默认,理想有望成为继蔚来之后,第二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造车新势力。今年上半年,资本市场对造车新势力的信心重现,新能源概念全线上扬,蔚来股价在7月13日达到16.44美元每股的历史高点,市值飙升至182亿美元。成本控制较好的理想在今年一季度已实现毛利回正,上月宣布首款量产车理想ONE交付超10000辆,此时乘风上市,或许是理想走向顺境的转折点。

传滴滴出行计划启动IPO,目标估值800亿美元

7月20日,据科创板日报援引知情投资人消息称,滴滴出行正与投行洽谈,计划最快年内在香港首次公开发行(IPO),目标估值超6000亿港币(约800亿美元)。这意味着,滴滴出行有望成为近年来香港市场规模最大的IPO交易之一。此外,该报道称,滴滴旗下网约车、单车,代驾以及金融业务已规模化盈利。7月22日,滴滴回应:IPO不是当前最优先事项,公司目前暂无相关计划。

周点评:最近滴滴试水新赛道、跑马圈地的背后,实则是自身主营业务进入增长平台期,在一级市场迫切需要一些新故事支撑其估值。不断跨界背后,既有资本估值的焦虑,又有滴滴作为出行巨头的野心——打造生活服务闭环。而新业务竞争者林立,运营与管理模式更为复杂,分一杯羹易,深入布局生活服务生态并非易事。

小鹏宣布完成C+轮投资

7月20日,小鹏汽车宣布完成签署由Aspex、Coatue、高瓴资本和红杉中国等知名投资机构参与的C+轮融资,融资金额近5亿美元。去年11月,小鹏汽车宣布获得来自何小鹏及小米集团的4亿美元C轮融资。截至目前,小鹏汽车公开累计融资金额已超150亿元。

周点评:小鹏虽然在销量和融资规模不如蔚来,依然处在造车新势力前列。在肇庆工厂在今年5月获得生产资质后,小鹏总算摆脱代工开启自主生产;上周小鹏第二款量产车型小鹏P7开启交付,加上此次获5亿美元新一轮融资,多重利好令人颇为振奋。泡沫退却、经济形势稳定后,拥有产品和技术实力的头部造车新势力重获生机,资本信心让其迎来新机遇。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特斯拉“完全自动驾驶能力”究竟算不算虚假宣传?

又来一家。

8月8日凌晨,小鹏汽车正式向美国证监会提交招股说明书,拟于纽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XPEV”,承销商包括瑞信、摩根大通、美银证券等。

不过,此次小鹏IPO发行价区间和发行股份数尚未确定,融资额也暂不确定,招股书所列1亿美元仅是例行披露的占位符,不代表本次IPO实际融资额。

这是续蔚来、理想之后,国内第三家赴美上市的新造车公司,一个属于新造车势力时代的序幕正式拉开。

两年半亏60亿

谁先上市,谁先活。

理想上市的热度未散,小鹏汽车又续上了。

一份必不可少的招股书,这次亮出了小鹏汽车的“家底”。

“亏损,负债,斥资自建工厂”,成为其关键词。

小鹏汽车,公司成立于2014年,与蔚来汽车同属一个时间段成立,比理想汽车早一年。其创始人何小鹏来自UC创始团队,也在阿里供职过。据扉旅汽车了解,其技术团队中,90%以上都来自于福特、宝马、特斯拉等著名车企。

目前,已有两款自主设计的纯电动车型,2018年12月推出的智能SUV小鹏G3以及今年4月份的智能轿跑小鹏P7都已交付量产。

“有料又品”,但依然没有打破造车“亏损”的魔咒。

根据招股书披露,小鹏汽车自成立后至今一直没有盈利。在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小鹏汽车净亏损分别为13.988亿元、36.917亿元、7.958亿元人民币,两年半累计亏损58.863亿元。

对于成立不过几年的国内造车新势力来说,目前尚未有一家实现盈利。数据显示,在递交招股书时,蔚来汽车累亏超109亿元、理想汽车累亏超40亿元。即便如特斯拉,也一直饱受财务困扰。

事实上,何小鹏曾在去年的广州车展上对小鹏汽车何时盈利做了一个预测,他给出了一个门槛——月交付一万辆车,便可实现盈亏平衡。如今的现实是,小鹏汽车不仅没做到月交付一万辆,其销量也已开始下滑。

有报道指出,小鹏汽车的销量从4月开始就出现了逐月下滑的情况,从4月的1008辆下降到了6月的821辆。考虑到今年上半年小鹏汽车仅有G3一款车在售,这说明小鹏汽车目前的销售主力已经开始疲软。

“销售的疲软,源自产品的不给力。”

众所周知,何小鹏是特斯拉的铁粉,其产品和打法上和特斯拉极为相似,为了避其锋芒首款G3采取了10万+的售价,希望以此进行差异化竞争,但价格上的优势并不能换来长期的销量。

近年来,小鹏G3屡遭消费者投诉,存在刹车失灵,突然失去动力等问题,去年还连续发生三起起火事件。

今日(8月11日),小鹏汽车再次?“惹火”上身,一辆G3在广州海珠区琶洲科技大厦,发生冒烟起火事故。

对此,小鹏官方回应称,起火原因初步判定为电池箱底部遭受磕碰伤痕从而导致电池严重受损引发。

而造势十足,肩负销量重担的小鹏P7,截至7月的销量为6639辆,Moedl?3截至6月份的销量就达到了46464辆,后者销量几乎为前者的8倍。可见小鹏P7能否完成“盈利”使命,还尚不明朗。

暗流之下,亦有曙光。

据悉,小鹏汽车今年已经正式获得生产资质。5月19日,小鹏汽车宣布,位于广东省的肇庆小鹏汽车智能网联科技产业园获得生产资质,小鹏P7将在该工厂完成自主生产和交付。此前,小鹏一直是借海马汽车来代工生产。

“获取造车资质对小鹏汽车来说是重要突破。”有业内人士指出,相比于目前还在利用江淮代工的蔚来汽车,和仅有工厂模式的理想汽车,小鹏汽车既有代工模式,也有工厂模式,显得更加灵活。

小鹏汽车也在招股书中透露,海马代工厂和肇庆工厂的年生产能力分别高达15万辆和10万辆。

亏损之下,“粮草”先行,也彰显了小鹏的自信与决心。

巨头交手

小鹏,不缺“鹏友”。

在递交招股书前,人缘好的小鹏汽车又融到了两笔“续命”钱。

8月3日,小鹏汽车再获超3亿美元融资,阿里巴巴集团领投本轮融资,卡塔尔主权基金(QIA)等也参与投资。两天后另一位投资者加入谈判,将小鹏汽车的筹资总额提升到4亿美元。

而就在十几天前(7月20日),小鹏汽车刚刚宣布完成签署由Aspex、Coatue、高瓴资本和红杉中国等知名投资机构参与的C+轮融资,融资金额近5亿美元。

这也意味着半个月内,小鹏完成了C+、C++两轮,合计约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3亿元)的融资。

而在这轮“出手慷慨”的鹏友中,阿里巴巴格外显眼。据悉,小鹏此次4亿美元Pre-IPO轮融资,几乎是专门面向阿里巴巴的,其他投资方只是少量参与。

阿里是小鹏的“老股东”,早在2017年12月小鹏进行A0轮融资时就曾参与投资,此后又至少参与过两轮融资。

对于重仓,阿里给出了这样的回应:“智能电动汽车是未来数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阿里巴巴期待通过对小鹏汽车的投资,用其沉淀的数字化能力,助力智能电动汽车行业发展升级。”其实说白了,就是提前占位。

事实上,在造车领域背后,早已占满了互联网玩家。

扉旅汽车梳理资料显示,腾讯目前占蔚来汽车股份比例约为12.6%,美团占理想汽车股份比例约为14.5%(王兴个人还有23.5%的理想股份),阿里巴巴则占小鹏汽车股份比例14.4%。(百度则是投了威马,占比不详)。

在今年的新造车融资上市潮中,上述互联网玩家更是贡献了极大的热情。王兴和美团系接连,共向理想汽车投入约12亿美元;腾讯斥资约7070万元人民币增持蔚来,稳坐蔚来第二大股东,持股占比达15.1%;阿里巴巴也在小鹏上市前夜再次加码。

互联网巨头们争抢着“上车”新势力造车并非没有缘由,谁都担心新能源智能汽车会成为下一个互联网变革的入口,就像曾经的移动互联网一样,一旦掉队,满盘皆输。

但即便下了重注,“上场”的玩家也仅仅只能拿到一张入场券。在竞争化加剧的时代,新造车企业只有靠销量和技术说话,才能抢得一席之地。

“结合小鹏汽车的市场状况与产品情况,IPO后,在阿里系推动下,市值或超理想汽车。”

从最新投资圈流出的消息显示,小鹏汽车IPO后的长期目标市值为400亿美元,若如此,该目标市值将是蔚来和理想的近三倍。

最后,扉旅汽车小编想八卦打听一下,小鹏汽车的股票,你会买入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即将上市,小鹏汽车更新招股书,7月小鹏G3销售810辆

[汽车之家?新能源]?超级播报,每周都有料。本周有三个话题值得我们关注,首先是特斯拉Autopilot撞渣土车事件有了新进展,而网友关注的焦点则是被特斯拉称为“完全自动驾驶能力(Full?Self-Driving,简称:FSD)”的选装包是否存在虚假宣传,为此我们也请来律师进行专业解答;第二个话题是本周蔚来获得了六家银行104亿人民币的授信额度,曾被戏称活不过2020年的蔚来,这回稳了吗?;第三个话题是理想汽车近日向美国SEC递交了招股书,将会为今后发展带来什么影响呢?接下来,就请听听我们的解读吧。

2020年6月24日下午,在深圳市南坪快速东行方向,发生一起渣土车违规并线而与目标车道上的Model?3发生剐蹭的事故。Model?3车主反映在剐蹭发生前,车辆处于Autopilot辅助驾驶状态,当渣土车并线时,车辆并没有制动,而是加速行驶。因此车主认为自己花几万元高价购买的特斯拉“完全自动驾驶能力”选装包存在隐患,危及到生命安全,在与官方交涉且没有达到诉求后,选择维权。

『记录仪记录下的事故发生瞬间(来自知乎)』

到了本周,我们联系到了特斯拉官方人员,对方表示在本起事故中,经过调取后台数据,发现事故发生时车主并未手握方向盘,也没有踩下制动踏板,因此没有起到在车辆Autopilot状态下监管车辆安全的责任。(事件新闻传送门)尽管事后对车主进行了安抚,但并未获得车主谅解。

然而这个回应却让不少网友产生质疑,网名为改变命运2011的网友就表示:“那就别叫完全自动驾驶能力选装包,你这样就好比康师傅红烧牛肉面图上好几块大牛肉,结果下面一行小字,本仅供参考。”该评论获得了较高的点赞数。另有网友则直接指出,这是“文字游戏,有点宣传欺诈的嫌疑”。

针对网友的提出的质疑,汽车之家专门找到了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的占少华律师进行咨询。对方向我们表示:特斯拉在产品交付前,已经做到了对“完全自动驾驶能力”当前还不完善的提示,并且在车辆启动Autopilot过程中,也会监测驾驶员是否手握方向盘,以此来提示驾驶员时刻观察周围路况,做好随时接管的准备。因此从法律上讲,是不构成欺诈的。不过,以“完全自动驾驶能力”作为宣传点,对买受人产生了一定的迷惑性,有可能涉及虚假宣传。

『记录仪记录下的事故发生瞬间(来自知乎)』

让我们再把视线回到本次事件中来,从曝光的事故视频可以看出,在事故发生前,Model?3与渣土车是处于同向平行行驶的状态,当渣土车发现前方路段被堵住时,遂进行强行变道,后来发现Model?3没有进行避让,所以采取刹停措施,但为时已晚,Model?3依然撞在了渣土车左侧车轮位置。

该业内分析人士表示,在美国出现强行变道的几率非常低,因此Autopilot系统可能没有对类似事件的处理经验,进而导致未将强行变道的车辆视为威胁,并进行避让。这个问题也凸显了特斯拉Autopilot在中国本土化适配方面,做的还有所欠缺,对于加塞、强行并线等中国特色的路况,没有有效的应对措施。好在目前,特斯拉已经在着手组建中国工程团队,目的就是提供更加本土化的解决方案。

那么此时,或许大家心中还有一个疑惑,那就是特斯拉所宣称的“完全自动驾驶能力”究竟有没有可能实现?以及何时实现?

在特斯拉的完全自动驾驶能力选装包中,目前共有六项功能,它们分别是自动泊车、辅助变道、自动辅助导航驾驶、智能召唤、识别交通信号灯和停车标志并作出反映以及在城市街道中自动辅助驾驶。其中,前四项功能目前特斯拉都已推送给消费者,但它们尚处于测试阶段,特斯拉也在车机系统里面,对车辆功能的状态进行了注释,官方明确表示目前功能尚处于Beta版,需要人类驾驶员随时接管才能使用这些功能。

在本周举办的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式上,特斯拉CEO马斯克在会上表示:“我对未来L5级自动驾驶非常有信心,特斯拉有望在一年内完成L5级自动驾驶的基本功能。目前,实现L5级自动驾驶不存在根本性难题,但是有很多细节问题待解决。”

在特斯拉看来,目前所有旗下在产的车型,都已经具备了实现完全自动驾驶的硬件,而现在最需要攻克的难点则是在于如何训练软件应对现实生活中复杂的场景,使车辆知道在对应场景下该如何控制。马斯克表示,预计在一年之内,旗下车型就能够实现L5级别的自动驾驶。

不过从部分车主的角度来讲,既然车企称呼自己拥有“完全自动驾驶能力”,并且设定了不低的价格,那么车主就应该获得与名称相匹配的服务。而不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很多比较“低级”的问题,例如本文提到的对强行加塞情况的应对不足。因此,我们不赞成车企为还未实现的技术进行前置宣传,容易产生误导。

同时,我们也发现即便是车企强调了当前辅助驾驶功能需要驾驶员全程监控,但依然有极个别的车主无视规则,甚至通过欺骗驾驶员监控系统的方式,放松对道路危险的察觉。在这里,我们呼吁各位车主,在使用辅助驾驶技术的过程中,一定要时刻监控车辆周围的路况,双手尽可能不要脱离方向盘。

本周大家关注的另一大话题是曾被戏称活不过2020的蔚来汽车,近期接连释放利好消息。其中,最重磅的一条当属与6家银行签订了高达104亿人民币的授信额度。在签约仪式上,“2019年最惨的人”蔚来CEO李斌喜笑颜开。

根据战略协议,此次签约的六家银行将向蔚来中国提供104亿元人民币综合授信,以支持蔚来中国业务的运营与发展。蔚来中国将与各银行在企业账户体系搭建、供应链金融、汽车金融等业务领域展开广泛合作。

此时,不明真相的网友可能还在犯晕,不是去年还有多篇文章说蔚来烧钱烧的太厉害、终生免费换电服务不可持续、旗下车型每卖一台就亏多少钱等等。

编辑认为这主要可以从两个层面来分析,首先是内因。虽然从表面上看,我们发现蔚来在过去烧钱的确烧的很厉害,但这些钱很多都是用于研发、供应链以及销售体系搭建上。这些投资短期可能难以看出回报,但放长远来看,则能够为自身带来技术壁垒、成本优势以及销量拓展。

内在基础打牢是一方面,另一个方面则是外因。在今年4月出台的2020年国家补贴政策上,明确换电车型不受新能源乘用车补贴前售价须在30万元以下(含30万元)的规定限制。而蔚来旗下车型售价虽高于30万,但支持换电,所以均能享受补贴。这也说明国家明确支持能够换电的新能源车型,有了国家的支持,被投资者看好也就理所当然了。

蔚来其实并不打算一直做亏本买卖,李斌很早就提出了BaaS(Battery?as?a?Service;电池即服务)理念,既通过换电将电池变成一项有偿服务提供给用户。只是目前蔚来处于企业扩张阶段,所以扩展用户数是当务之急,当前蔚来可以通过终生免费换电的方式,拉拢一大批新客户。

自7月10日起,蔚来汽车将对所有蔚来非首任车主以及所有运营车辆,收取换电费用,换电费用构成=换电度数*(电费+服务费)。至此,蔚来的换电模式至少在服务可持续性上迈进了一步。我们相信,随着蔚来的交付数量逐渐增多,首任车主终生免费换电政策有可能也会做出调整,从而提升换电体系的盈利能力。

虽说现在,蔚来的盈利模式已逐渐清晰,旗下车型的销量也接连攀高,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蔚来当前机遇下的挑战。例如据我们了解,合肥市政府对蔚来的投资有一些对赌性协议,例如需要达到一定的销量目标以及交税额度,如果蔚来不能达到提及的目标,则这笔投资会被追回,还要缴纳高昂的利息。因此,蔚来的前路依然危机四伏。

在本周还迎来一条重磅消息,那就是另一家造车新势力理想汽车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招股说明书,将通过纳斯达克市场首次公开募集资金,股票代码为LI。至此,酝酿已久的理想汽车IPO传闻终于尘埃落定。

理想汽车为什么会选择此时IPO?业界普遍认为可能与当前美国资本市场对智能电动汽车更为看好有关,我们发现目前特斯拉的股价已经达到1544.65美元,总市值为2863亿美元(约2万亿人民币),远超市值排名第二的丰田;此外,蔚来汽车的股价也在这半年持续走高。

此外,从企业目前运营状况来看,得益于旗下车型理想ONE的交付,理想汽车在今年一季度的净亏损相比过去几年明显收窄。销量方面,理想ONE上半年的销量相比同级别的新能源车型也有不小优势。在7月1日刚刚完成D轮融资后,理想汽车现金流超过10亿美元。这些说明目前理想汽车的企业运营状态比较良好,也有利于IPO的顺利进行。

那么研发自动驾驶技术究竟需要投入多少资金呢?我们不妨看看一些知名自动驾驶公司对该技术的投入,例如被通用汽车收购的自动驾驶公司Cruise,其在2018年就为母公司烧掉了超7亿美元,而另一家更有名气的自动驾驶公司Waymo,据传每年都要要烧掉超10亿美元。以目前理想汽车的融资规模,对于研发自动驾驶技术来说显得捉襟见肘,而IPO则是获取更多融资的绝佳渠道。

据报道,理想汽车计划在2021到2022年实现NOA功能(根据地图导航辅助驾驶),到2023年该公司会推出全新车型X01,标配支持L4级别自动驾驶能力的硬件,预计2024年将会开始通过OTA的方式让旗下车型具备L4级别自动驾驶能力。

上一周,我们还在为拜腾汽车、博郡汽车等造车新势力的经营状况而担忧,而一周后,蔚来与理想汽车都传来了好消息。不出意外,理想汽车将成为继蔚来之后第二家登陆美股的中国造车新势力。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还有消息称小鹏汽车同样也在筹划IPO。这些消息让我们意识到,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头部效应正在显现,资源也在向这些头部的车企倾斜。至于未来,新能源车市场的竞争压力恐怕会不减反增,因为大众、宝马、福特等实力雄厚的传统车企,已经向战场跑来。对于国内车企,尤其对于造车新势力们来说,好日子恐怕还远没有到来。(图/文?汽车之家?胡永彬)

抢滩科创板,吉利汽车是运气,还是必然?

预计于8月27日正式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小鹏汽车,日前又更新了招股说明书,其中小鹏汽车最新的销量数据也一同公布。招股书显示,小鹏汽车今年7月份交付了2451辆纯电动汽车,分别是1641辆P7和810辆G3。

实际上在8月3日,小鹏汽车在其官网已公布了小鹏P7的7月份交付数量,与此次外媒披露一致,但当时并未公布其首款量产车型小鹏G3的最新交付数量。根据此次最新披露交付数据,小鹏G3今年1-7月累计交付量为5994辆。

根据招股书数据,2019年及2020年前上半年,小鹏汽车各个季度的交付量分别为442辆、6723辆、2345辆、3218辆、2271辆、3228辆。截至2020年7月底,小鹏汽车累计交付数量20707辆汽车,包括18741辆G3以及1966辆P7。

根据规划,小鹏汽车在2021年还将推出一款纯电动A级轿车,并计划未来每年推出一款新车。

即将赴美上市的小鹏汽车,也是继蔚来、理想汽车之后第三家在美国上市的造车新势力。目前,根据两家车企数据,7月份蔚来共交付3533辆,其中2610辆ES6和923辆ES8,截至今年7月底,蔚来累计交付量达到49615辆。理想ONE?7月交付量为2516辆,2020年前7个月的累计交付量达到12182辆,自去年12月交付以来,理想ONE累计销量为13193辆。

根据此前消息,小鹏汽车暂定于8月26日定价,于8月27日正式上市。

随着小鹏汽车上市的日期越来越近,外界对其过去三年的经营情况也越发关注。根据小鹏汽车招股书,小鹏汽车营收方面的表现为:2018年970.6万元,2019年23.21亿元,2020年上半年为10.02亿元。与之相对应的,小鹏汽车2018年净亏损13.99亿元,2019年净亏损36.92亿元,2020年上半年净亏损7.96亿元。进入2020年,小鹏汽车净亏损幅度有所收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李想,再添一个IPO

当理想、小鹏前仆后继的奔赴纳斯达克敲钟、吉利汽车也向着科创板上市冲击......2020年,汽车资本市场显得热闹非凡,迎来了真正的"汽车资本大年"。9月6日,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官网显示,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汽车")的科创板上市审核状态变更为"已问询"。随着吉利汽车科创板IPO审核状态变更为"已问询",近千页的招股说明书公布,也意味着科创板整车第一股有望即将花落吉利汽车。那么,吉利汽车为何要抢等科创板?其如此顺风顺水的抢滩科创板,靠的是运气,还是必然?

盯上"造富工厂",吉利抢滩好处在哪?

如果非要问新旧势力为何纷纷将触角伸向资本市场,归根结底还在于汽车行业"太烧钱"。简单来说,汽车整车行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且行业技术门槛高,对于造车企业而言,没有数百亿资金根本玩不转。业界人士曾坦言,做汽车之前钱怎么也花不完,但做汽车之后却是"钱不够花"。而在角逐IPO的背后,传统车企与造车新势力各有各的焦虑与野心。

作为连续3年自主品牌销量第一的吉利汽车,其在港股市值高达1200亿港元。然而,受宏观大环境影响,吉利汽车2020年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收入368.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22.6%;股东应占利润录得约22.97亿元,同比下滑42.7%。与此同时,吉利汽车正在寻求科技转型,但大象转身并不容易。对于处于汽车产业的转型高投入时期的吉利而言,此时登陆科创板融资,补充现金流成为了"水到渠成"。

数据显示,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开锣,首批25家公司平均涨幅达140%;如今一年过去了,科创板的"造富神话"仍未停止。据统计,科创板上市一周年,由最初的25家公司发展至140家,募集资金达2000亿元,总市值已超3.3万亿元,数百位亿万富翁由此产生,更有4人身价超百亿元。而自诞生起,科创板便对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青睐有加。顺利登陆科创板,意味着快速获得便利的融资来源,抢占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据招股说明书显示:吉利计划募集的200亿资金,募集资金将用于新车型产品研发、前瞻技术项目研发、产业收购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分别将使用募集资金80亿元、30亿元、30亿元和60亿元。众所周知,随着当前全球汽车产业都在经历着非常深刻的变革,"新四化"已成为大势所趋,而这些领域的研发都需要大量投入,如果这次吉利能成功打通科创板融资渠道,将用更少时间和股权代价融到更多资金,快速构建属于自己的技术创新"护城河"。更重要的是,吉利汽车登陆A股科创板,相当为自己贴上了科技车企的"标签"。

登上"科创板",是车企和消费者的双赢?

作为汽车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吉利汽车曾多次勇于第一个"吃螃蟹",无论是收购沃尔沃,还是入股戴姆勒,均给行业带来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而此次回归A股市场,吉利汽车同样走在了前列。回归A股市场,有利于公司进一步多元化融资方式、优化资本结构,有效提升公司资金实力,补充公司未来布局"新四化"等战略发展所需资金;在A+H股同时上市,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嫁接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资源,助力吉利科技转型与未来长期发展。

目前在港股上市的车企中,长城汽车、比亚迪、东风汽车、广汽集团、中国重汽都已在A股上市,因此吉利回归A股市场,也算是弥补了其在内地市场的融资短板,进一步打开了融资渠道。目前普通的投资者在境内A股市场的占比很高,这些投资者也是吉利汽车的潜在消费者。公司回归A股市场,对于提升吉利的品牌知名度和认可度也是有促进作用的。

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说,吉利的到来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投资标的,有助于匹配其投资需求;对于资本市场而言,越来越多良好企业的进入,能够给市场灌输更多价值型投资的理念,有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从产业的角度来说,吉利的回归也有助于让国内市场更多地享受到企业创造的红利,在造福大众的同时也能够形成良好的循环,进一步反哺产业。

成为科创板第一股,吉利抢滩的底气在哪?

登陆科创板是为了什么?众所周知,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主要是为了提升科技企业的创新能力,增强市场的包容性、强化市场功能,这本身就是资本市场的一项重大改革。吉利登陆科创板也是为了补充在"新四化"等战略发展方面需要的资金,旨在加速科技转型。而其实,近年来,吉利汽车撕去身上原有"传统车企"标签的意图十分明显,从布局地面科技出行和智慧交通,到转战空域,再到加码航空航天、飞行汽车、高速飞行列车等,吉利汽车"天地一体化"成为了其登陆科创板的底气所在。

新能源汽车方面,吉利旗下有几何品牌、高端电动汽车品牌Polestar,有消息称Polestar计划大幅扩展在中国的门店;另外,6月,吉利旗下新能源汽车直租出行平台"小灵狗出行"获得了6.877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移动出行方面,目前,吉利汽车旗下的曹操出行北京公司注册资本新增至1.6亿元,增幅达220%。时空道宇自主设计研发的首发双星也计划在今年年底前搭载由航天科工研发制造的快舟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此外,吉利目前已在全球建立起五大工程研发中心,每年投入数百亿研发费用,与沃尔沃、路特斯实现品牌协同、研发合作,以及供应链共享到技术标准融合,以欧洲豪华车标准打造出全新一代动力总成"吉利智擎"。值得一提的是,近十年吉利控股集团研发总投入累计超1000亿元,集团内部共有2万余名研发设计人员,专利总数达17677件;单是2019年吉利控股的研发投入就高达207亿元,这一指标已经处于国外品牌平均水平。

主张观点

总体来看,吉利此次登陆科创板的背后是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者共同促成了此次吉利登陆科创板的契机。天时是,吉利汽车作为绩优标的回归A股,有助于提升国内汽车板块上市公司质量,扩大A股汽车板块市值,使资金得到更合理分配,促进资本市场优胜劣汰。地利是由于我国正在开展新一轮的金融开放,科创板的门槛也相对降低并且融资渠道便捷。人和则是目前普通的投资者在A股市场的占比很高,这些也是吉利汽车的潜在消费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三年亏损8.6亿

作者|楚门 曹婷婷

李想看中的一家自动驾驶企业,即将敲钟。

作为国内最早一批实现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商业化之一的公司,知行汽车科技在4月4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

来源:招股书

半个月前,就报道称,知行科技或计划通过港股IPO筹集2亿到3亿美元

知行科技在招股书中表示,IPO所募集到的资金将主要用于提升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和产品研发,以及扩大销售和服务网络与研发总部、生产厂房和新生产线有关的资本开支。

复盘知行科技的成长之路,受到不少资本青睐,获得了明势资本、国中资本、建银国际等机构的投资。最让人关注的,就是李想和理想汽车也跟投两轮,目前持股4.5%

来源:天眼查

知行科技上市背后,是理想汽车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前期探索。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2年自动驾驶域控制器销售收入计算,知行科技是中国第二大第三方自动驾驶域控制器提供商,市场份额为26.2%

01

?三年亏损8.6亿

知行科技成立于2016年底,公司总部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目前已成为国内领先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可根据主机厂需求提供整体系统解决方案及其配套的智能摄像头和自动驾驶域控制器

2016年底成立后,在2018年知行科技就完成了亿元A轮融资。2020年,知行科技的第一个自动驾驶解方案实现量产。

招股书显示,2020年-2022年,知行科技的营收分别为4765.5万元、1.78亿元、13.26亿元,毛利分别为959.6万元、3678.3万元和1.11亿元。

来源:招股书

虽然营收巨幅上涨,但亏损也在增加。知行科技2020年、2021年、2022年的年内净亏损分别为5382.7万元、4.64亿元、3.42亿元,近三年累计亏损为8.6亿

亏损扩大也意味着毛利率在下降,2020年和2021年的毛利率分别为20.1%、20.6%。而到了2022年毛利率则骤降12.3个百分点至8.3%

来源:招股书

不过整体来看,知行科技的收入保持高速增长的趋势,2020-2022年的复合年增长率达427.2%,而2022 年的同比增幅更是高达644%

知行科技的主要收入就是销售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及产品、自动驾驶相关的研发服务和已装配印刷线路板(PCBA)产品。其中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及产品包括自动驾驶域控制器、智能前视摄像头(iFC)等。

来源:知行科技iMotion

据沙利文咨询公司的数据,知行科技是国内最早实现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大规模商业化的公司之一。2020年至2022年期间,知行科技共计交付超?10 万台自动驾驶域控制器。

公司从2021年开始获得自动驾驶域控制器的收入,2021年和2022年,知行科技的自动驾驶域控制器收入分别为8601.1万元、12.50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48.2%和94.3%

来源:知行科技iMotion

从招股书不难看出,知行科技拥有一定的自我造血能力。

与此同时,知行科技的融资能力也不差。公开资料显示,公司成立至今,已进行多轮融资,累计融资数亿元。投资机构包括明势资本、讯飞创投、招商启航、HL Klemove、乾融控股、雅枫投资、德载厚资本等。

在2018年,知行科技就完成了亿元A轮融资,2020年宣布完成B1轮融资,由建银苏州科创基金领投,禾裕壹号跟投,原股东理想汽车、明势资本、国中创投继续跟投。

2021年知行科技又开启了C轮融资,招股书显示,C轮融资合计规模约6.16亿元。其中,C1轮融资2.7亿元,对应估值22.7亿元。C2轮融资9850万,对应估值25.99亿元。C3轮融资2.475亿元,对应估值为33亿元

来源:招股书

02

?李想跟投两轮

在知行科技的融资过程中,理想汽车出现过两次,一次是在Pre-A轮,另一次在B轮。招股书最新消息,公司股东中,理想汽车通过北京车和家持股 4.5%。

李想投资知行科技,也是为自家的理想汽车考虑。

来源:理想汽车

2017年12月,理想汽车就参与了知行科技Pre-A轮融资,当时李想涉足造车领域不久,其首款车型理想ONE还未发布。而投资知行科技,也可以补足自身的短板。

2020年7月,理想汽车再次参与知行科技B轮融资,也是在当月,理想汽车正式登陆纳斯达克。

知行科技此次能够成功上市,李想旗下将又多了一个IPO

最近几年,理想汽车的投资领域在不断扩大,涉及激光雷达、自动驾驶、新能源、无人车物流等,均与智能汽车相关。

除了知行科技,李想在去年斥资4亿元入股的欣旺达旗下的动力电池公司,该估值已经达到320亿元,已经在考虑科创板IPO。

经过李想多年陪跑,知行科技逐渐成长为一家成熟的企业,并积累了足够丰富的朋友圈。

知行科技目前的产品可分为三条路线。

一、与mobileye深度合作了产品SuperVision,该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有特定场景,主要是面向城市工况复杂场景。

二、前视摄像头的产品线,它包括摄像头和一个小的控制器,也叫前视一体机

三、行泊一体的域控制器,目前已经发展到拥有记忆泊车、自动泊车、360全景等等多个功能,支持高阶的导航辅助驾驶(NOA)功能。

来源:知行科技iMotion

作为知行科技的核心产品业务,在研发中分为两条业务线:一种是中等算力平台,适合于10-20万左右的车,另外一种是稍微中大型的算力的平台,适合价位再高一些的车。

自发展以来,知行科技和不少车企达成战略合作关系,继2021年10月拿到极氪001超10万套订单后,它陆续获得长城、奇瑞、吉利等多个主机厂的量产订单。

虽然李想陪跑6年,但目前知行科技的最大客户是吉利,截至2021年及2022年12月31日,知行汽车来自吉利集团的收入分别为9450万元及12.78亿元,占同期总收入的53%及96.4%

知行科技与吉利集团达成的初步合作可追溯至2020年10月,当时双方开始合作研发L2++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及产品。自此,知行科技成为吉利集团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及产品(尤其是其极氪系列)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此外,也和Mobileye也达成了深度合作,年度采购额超过9亿元。截至2020年、2021年及2022年12月31日,知行汽车对Mobileye的采购额分别为570万元、7840万元及9.22亿元,分别占知行科技同期总采购额的13.6%、54.6%及69.2%。

来源:知行科技iMotion

招股书中显示,知行科技的收入绝大部分来自向OEM销售知行科技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及产品,合共交付自动驾驶域控制器超过100000台。

03?

创始团队介绍

天眼查显示,目前知行科技共有高管11人。作为国内最早一批做ADAS的团队,知行科技的核心创始团队基本上来于博世中国

知行科技创始人、CEO宋阳,硕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与信息专业,曾任KSS主动安全中国区总经理。

来源:知行科技iMotion

而在创立知行科技前,宋阳曾在博世中国有10年的工作经验,更是博世中国自动驾驶研发部的创始人,因而知行科技在量产项目的系统集成、成本控制能力上做到了极致。

不久前,宋阳还出席了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并分享了他对智能驾驶软硬件协同的看法。

知行科技的另一位创始人罗红,2017年4月加入知行科技。罗红本科毕业于成都大学自动化专业,曾是博世中国2014年最佳发明人,精通汽车电子控制器硬件开发,是FMEA领域的专家。

来源:知行科技iMotion

2015年罗红加入kss,建立硬件开发部,拥有8年硬件开发经验,以及4年博世高级硬件工程师从业经验,负责博世汽车电子事业部中国地区创新项目硬件开发,还获得过5项国家专利。

知行科技的首席技术官(CTO)卢玉坤,拥有10多年的汽车行业研发管理经验。曾担任博世智能驾驶研发部经理、原耐世特亚太区创新投资总监,同时也是国内首批ADAS及自动驾驶系统专家。?

来源:知行科技iMotion

卢玉坤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知行科技的创始团队熟知车厂选择供应商的标准套路,对于企业在技术研发上具有先发优势。

目前知行科技已获得14家知名OEM的定点函,包括吉利汽车、上汽通用五菱、<a class="baikek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超电实验室,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文章标签: # 汽车 # 小鹏 #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