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车型推荐 车型推荐

国外汽车的发展现状,国外汽车发展历程

tamoadmin 2024-07-30 人已围观

简介1.汽车后市场分析2.2020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数据显示谁和谁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 主战场3.新能源汽车国外发展现状4.目前世界各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和趋势是怎样的5.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状况6.1、概述美国、日本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 2、简述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战略和政策?7.分析目前世界汽车能源的现状?新能源汽车底盘国外研究现状很好。国外新能源汽车底盘布局技术分析:特斯拉作为世界级知

1.汽车后市场分析

2.2020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数据显示谁和谁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 主战场

3.新能源汽车国外发展现状

4.目前世界各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和趋势是怎样的

5.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状况

6.1、概述美国、日本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 2、简述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战略和政策?

7.分析目前世界汽车能源的现状?

国外汽车的发展现状,国外汽车发展历程

新能源汽车底盘国外研究现状很好。国外新能源汽车底盘布局技术分析:特斯拉作为世界级知名电动车及能源企业,其最为特殊的便是充分将TI理念融入整个车辆开发及制造过程中,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积累多个专利及技术,随着现下新能源汽车良好发展,其在世界产生的影响较大。从TeslaModelS底盘整体结构分析,在底盘中部布设相应的保护设施,核心目的在于保证电池安全性,分别在其前后布设高强度钢材,以此对电池进行强有力的保护。同时,为实现底盘轻量化,底盘材料主要选取铝合金。底盘自身存留一定空间的崩溃区,以此从本质层面将冲吸振功能最大限度发挥,且进一步增强整个车辆自身防碰撞性能。

汽车后市场分析

我国国家最新标准《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GB/T3730.1—2001)中对汽车有如下定义:由动力驱动,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的车辆;特殊用途。

全球汽车产量总体呈先增后降态势,2020年产量为7762.2万辆,全球汽车主产区主要为亚洲和大洋洲,2020年产量为4429万辆。在车型方面,全球重卡一枝独秀,产量为436.1万辆,同比上涨5%。2020年汽车生产前五地区依次为中国、美国、日本、德国、韩国。

全球汽车产量总体呈先增后降态势,2020年产量为7762.2万辆

2014-2020年期间全球汽车产量总体呈先增后降态势,近两年降幅增大。2020年全球汽车产量为7762.2万辆,同比下降15.8%。

全球汽车主产区主要为亚洲和大洋洲,2020年产量为4429万辆

2019-2020年期间全球汽车主产区主要为亚洲和大洋洲。2020年亚洲和大洋洲汽车产量为4429万辆,欧洲地区汽车产量为1692.1万辆,美洲地区汽车产量为1569万辆。

2020年全球重卡一枝独秀,产量为436.1万辆,同比上涨5%

2020年全球汽车产量为7762.2万辆,同比下降15.8%。其中轻型商用车、乘用车和巴士产量均同比有所下降,重卡一枝独秀,产量为436.1万辆,同比上涨5%。

2020年亚洲和大洋洲共生产乘用车3583.7万辆,生产轻型商用车465.6万辆,生产重卡363.9万辆,生产巴士15.7万辆;欧洲生产乘用车1454.6万辆,生产轻型商用车211万辆,生产重卡22.5万辆,生产巴士4.0万辆。

2020年汽车生产前五地区依次为中国、美国、日本、德国、韩国

2020年汽车生产前五地区依次为中国、美国、日本、德国、韩国,产量分别为2522.52万辆、882.24万辆、806.76万辆、374.25万辆、350.68万辆;分别占全球汽车总产量的32.50%、11.37%、10.39%、4.82%、4.52%。

——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汽车销售行业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0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数据显示谁和谁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 主战场

全球汽车后市场行业经营模式

目前,全球汽车后市场行业成功的经营模式主要有五种:一是专注轮胎的门店模式,代表企业是美国的DISCOUNT TIRE;二是专注换油服务的门店模式,代表企业是Grease monkey(油猴);三是前店后厂,综合维修的模式,代表企业是德国的ATU;四是汽配门店服务连锁,盈利性最强的汽配连锁是美国的O’Reilly Auto Parts;五是极致效率的洗车服务门店,代表企业为德国的Mr.Wash。

全球汽车后市场行业发展现状

——全球汽车租赁行业市场规模有所恢复

目前,世界汽车租赁市场发展势头迅猛,汽车租赁业的增幅遥遥领先于其他服务行业,日趋突出的规模化经营带来的效益规模化是全球汽车租赁业发展的潮流,从业务形式来看,国外汽车租赁企业已经开拓了相当数量的业务渠道和服务形式。在经营性租赁的基础上,同时开展融资性租赁、二手车销售、车辆保险等多种与之相关的业务。根据Statista公布的数据,2021年全球汽车租赁市场逐渐从疫情打击中恢复,收入规模达706.2亿美元,同比增长24.70%。

——全球汽车用品行业市场规模同比增长6.5%

汽车用品依托于汽车行业快速发展,是整个汽车后市场中的重要环节,在全球经济水平不断增长之下,汽车保有量也随之持续提高,这为汽车用品市场增长提供了充足的保障。根据Statista公布的数据,2018-2021年,全球汽车用品市场稳定增长,2021年市场规模达4896.9亿美元,同比增长6.5%。

——全球汽车后市场行业市场规模接近16000亿欧元

根据麦肯锡咨询2018年发布的《THE AUTOMOTIVE AFTERMARKET IN 2030》,2017年度全球汽车后市场的规模体量约为8030亿欧元。麦肯锡的统计口径主要包括汽车租赁、汽车用品和汽车养护与维修,从全球汽车后市场各细分行业的市场规模来看,三者约占整体市场的80%,按此比例测算,2017年全球汽车后市场规模约10038亿欧元。

从中国汽车后市场发展速度来看,2017-2021年复合增速为15.2%。鉴于中国市场近几年迅速发展,预计全球汽车后市场增速将略低于中国市场增速,以每年12%左右的速度增长,2021年全球汽车后市场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5794亿欧元。

全球汽车后市场行业发展趋势

领先的行业零部件供应商,如US Auto Parts Network,Inc.和CarParts,将在未来几年拉升全球汽车后市场需求,在线汽车后市场业务在发展中国家展示了巨大的潜力。此外,预计汽车零部件在线销售的增长将为市场带来巨大的需求。未来,政策变化是汽车后市场产业推进的最大推力,汽车电动化也将催化汽修产业变革,全球零部件供应商将布局汽车后市场终端。

——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汽车后市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新能源汽车国外发展现状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

近年来,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年产量逐年上升,突破200万辆。从销量来看,2020年全年全球一共售出了约324万辆新能源汽车,其中欧洲市场占比第一,为43.06%;中国市场约占41.27%,排名第二。分产品来看,纯电动和插混动力汽车为新能源汽车主要产品,占比合计在99%以上。

1、新能源汽车进入全面升级时期,全球产量呈上升趋势

新能源汽车早在19世纪就已经登上了世界历史舞台,它曾大获成功,但是好景不长,到19世纪20年代,由于大油田的不断发现降低了汽油的价格,以及内燃机的技术进展,汽油车逐渐成为人们的主要选择。

而当时的电动车速度低、续航里程短又价格昂贵,遭到了淘汰。此后数十年间,尽管仍有一些电动车问世,但受制于居高不下的成本和续航能力的短板,电动车一直未能达到商用规模。

直到20世纪末期,石油日趋枯竭和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日益加深,人们才再次将目光转向节能环保的电动车。进入21世纪发展电动汽车己经成为世界众多国家、主要汽车制造商应对能源和环境挑战的战略重点,世界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进入全面升级时期。

全球新能源车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中国宣布将在2035年停售燃油车并且在2050年全面停止使用燃油车,欧洲出台最严格碳排放政策,政策倒逼大车企转向电动化。2018年以前,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量高增速发展,2019年增速有所放缓,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量约为217万辆,2020年产量约为255万辆。

注:2020数据为前瞻结合历年发展情况及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初步测算数据,仅供参考。

2、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上升,欧洲市场占比第一

根据EV Sales数据,2019年全年全球一共售出了约221万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近10%。据EV Sales初步估算,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约为324万辆,其中欧洲取代中国,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欧洲以外地区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速度较慢,但仍然保持显著增长趋势。

面对新能源汽车这块市场蛋糕,全球各地区纷纷发力,依据各国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本身及产业链现状推动发展。从区域分布来看,2019年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2020年被欧洲取代。

2020年,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占全球市场的43.06%;中国大约占41.27%;美国占比10.12%;日本占比0.96%。

注:内圈为2020年区域竞争格局,外圈为2019年区域竞争格局。

3、纯电动和插混动力为主要产品,氢燃料电池汽车占比较小

从全球新能源汽车产品结构来看,纯电动和插混动力仍然占据新能源汽车绝大部分市场份额。截至2020年上半年,纯电动汽车占比约68%;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占比约32%;氢燃料电池汽车占比不足1%。

(文章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举报/反馈

发表评论

发表

目前世界各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和趋势是怎样的

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各主要汽车公司积极参与,在产品研发、示范和试用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在电池技术突破尚未明朗前,国外纯电动汽车的发展重点一是发展小型乘用车,二是发展大型公交车、市政、邮政等特殊用途车辆。为满足用户使用需求,通常用增程式方案,在纯电动汽车上增设常规能源系统为车辆补充电能。纯电动汽车的攻关重点集中在提高电池性能、降低成本方面。

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状况

一、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国研网:目前世界各主要国家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和趋势是怎样的?

王晓明:目前,全球能源和环境系统面临巨大的挑战,汽车作为石油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大户,需要进行革命性的变革。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已经形成了共识,从长期来看,包括纯电动、燃料电池技术在内的纯电驱动将是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技术方向,在短期内,油电混合、插电式混合动力将是重要的过渡路线。目前来看,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共同的难题,例如关键技术的突破、汽车工业的转型、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消费者的接受度等。

具体到各国,应该说,引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还是美国、日本以及欧洲的一些国家,这些国家起步比我国要早很多,它们的发展也各有侧重。

美国长期侧重降低石油依赖、确保新能源安全的战略,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交通领域实现根本上摆脱石油依赖的重要措施,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了新能源汽车的战略地位。早在克林顿时期,美国就提出了以提高燃油经济性为目标的,混合动力是当时主要的技术解决方案。到了布什时期,变为追求零排放和零石油依赖,技术解决方案主要是氢燃料电池汽车,后来还有一个,想用十年的时间实现20%的石油替代和节约,主要措施是生物质燃料。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将大力发展电动汽车作为实施新能源战略的重要内容,提出了总额40亿美元的动力电池以及电动汽车研发和产业化的,产品上,选择了以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车为重点。

日本长期坚持确保能源安全和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双重战略,通过制订国家目标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同时高度重视技术创新。2006年,日本提出了新的国家能源战略,目标是到2030年交通领域对石油的依赖从100%降到80%,为了配合这个新能源战略的实施,提出了下一代汽车燃料,明确提出改善和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标准,推进生物质燃料的应用,促进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的应用等。近期,日本又将大力发展电动汽车作为低碳革命的重要内容,并且到2020年普及以电动汽车为主体的下一代汽车。目前,日本正全面发展三类电动汽车,其混合动力全球销量第一;在纯电驱动方面,规划和产业化推进步伐也是最快的;另外,日本燃料电池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推进也优于其他国家。

相对于美国和日本,欧洲更加侧重于温室气体减排战略。满足日益严格的二氧化碳排放限制要求已经成为欧洲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欧洲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在早期主要以生物质燃料、天然气以及氢燃料为主,本世纪初曾经提出到2020年23%的石油替代目标。近期,欧洲则对电动汽车给予高度关注。例如德国2009年下半年发布电动汽车,高度重视纯电驱动的电动汽车发展,以纯电为重点,分别提出了2012年、2016年、2020年的产业化和市场化目标。

二、我国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有较好的基础

国研网:我国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背景是怎样的?

王晓明: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应对节能减排重大挑战的需要,同时也是汽车产业跨越式发展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需要。欧美日这些国家,都把新能源汽车作为战略制高点来考虑,国家投入力量加强产业的发展。我国传统汽车领域和国外相比还比较落后,但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我们和发达国家是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说法较多的是“弯道超车”,我们有机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与西方发达国家在一个平衡的层面上创新。我国汽车工业以纯电驱动作为技术转型的主要战略方向,重点突破电池、电机和电控技术,推进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实现汽车工业跨越式发展。近期以混合动力汽车为重点,大力推广普及节能汽车,逐步提高我国汽车燃油经济性水平。“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大力发展节能汽车,中度、重度混合动力乘用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但是占总体汽车保有量的比重还是小的。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实现产业化,市场保有量有望超过500万辆。

从2001年开始,我国“863”项目共投入20亿元研发经费,形成了以纯电动、油电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条技术路线为“三纵”,以动力蓄电池、驱动电机、动力总成控制系统三种共性技术为“三横”的电动汽车研发格局。共计有200多家整车及零部件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3000多名科技人员直接参加了电动汽车专项研发。到目前为止,共有160多款各类电动汽车进入了我国汽车产品公告,建成30多个电动汽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别的技术创新平台,制定电动汽车相关标准40多项。

我国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有较好的基础。首先,我国是仅次于日本、韩国的全球第三大锂电池生产国,占全球约25%的市场份额。虽然目前来看,产品还多用于手机、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等领域,但产业规模庞大、产业链基础较好、生产工艺共性点多,具备大规模发展汽车用动力电池的条件。另外,我国也是锂储量大国,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产业链。经过近些年的发展,我国动力电池的主要性能明显进步,初步具备了产业化的能力。第二,在车用驱动电机方面,我国电机产业规模位居全球首位,产品量大、面广。我国又是工业电机的生产大国,在电机生产方面有较强的技术基础。目前,我国电动汽车整车已经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包括动力性、经济性、续驶里程、噪声等指标已经达到国际水平,前期是城市公交,现在乘用车产品也越来越多,比如比亚迪(002594)、郑州日产、奇瑞、长安等都有混合动力性汽车生产上市。

近几年,我国陆续出台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以及私人消费补贴的相关政策,并在不断扩大试点的范围。在政策的支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开始启动,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了初步发展,部分城市已经形成了网络雏形。随着2009年“十城千辆”工程的实施,电动汽车能源供给基础设施的潜在机会开始受到重视,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普天海油公司等能源企业,围绕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强势介入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各示范城市和社会各界也积极响应。截至2010年年底,已经建设各种类型充电站大约100座,充电桩300多个。

三、发展新能源汽车需标准先行私人消费大规模启动尚需时日

国研网:目前新能源汽车相关标准的制定情况如何?私人消费开展的情况又是怎样的?

王晓明:新能源汽车的标准体系建设是一个大问题,国家标准委目前正在制定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标准。新能源汽车驱动方式、驱动结构、电源结构的变化,充电设施、充电站的变化,都需要制定新的标准来规范。有了标准之后,产业的发展才有依据,否则,不同企业制定不同的标准,导致接口不统一,会造成社会的重大浪费。现在据我了解,新能源汽车充电的接口标准已经有了,充电设施也有了一些初步的标准。当然,标准的制定本身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新能源汽车大量的生产和使用,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完善和更新。有一种说法,叫“标准先行”,用标准来引导企业,但这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很难做到,有些存在的问题没有通过大规模的使用是反映不出来的,也就很难把这些问题吸收到标准的调整之中。国外也是如此,有关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标准都在制定和完善之中。

新能源汽车的私人消费是业界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现在新能源汽车真正的走入家庭,还存在几个方面瓶颈的制约。第一个瓶颈是,受动力电池本身能量密度的影响,新能源汽车充一次电行驶的里程较短。比如轻型车目前大约是120-160公里左右,对于消费者来说,在城市内短距离行驶尚可以接受,长距离就很难满足他们的需求。另外,新能源汽车受电池成本过高的影响,整体的价格竞争优势还不明显。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在于,行驶同样的距离,其使用电能的成本要比传统内燃机动力汽车使用油的成本要低,但是新能源汽车的购置成本较高,而且比传统汽车要高很多,目前要靠补贴才能使新能源汽车的购置成本看起来有竞争力。这也是消费者考虑比较多的一个方面。另外从充电的基础设施来说,家庭的慢充,要对车库和停车场进行改造,目前很多家用的车库和停车场还没有这样的设施,改造也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另外公共场合的快充设施目前还没有到位,所以从充电的便利性来看,也是消费者的一个顾虑。最后一个制约是,新能源汽车的驾驶感觉和体验与传统汽车还存在差距。消费者买车,一定会首先从使用的因素、成本的因素全都考虑过之后,再从舒适性、驾驶体验等方面与传统汽车做一个比较,看是不是有优势。现阶段真正面世的高混、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并不多,因此在这些方面的消费者体验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造成消费者在购买这些汽车的时候,心里会打个问号,从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选择。我个人认为,厂家对这些问题也有比较清醒的认识,所以现在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分成了几个阶段:近期看私家车、乘用车还是以混合动力为主,逐渐从轻混向中混、高混,中间加电机驱动发展,最后再发展到纯电动汽车。具体到市场来看,还是放到城市公交等领域。例如比亚迪现在把重点就放到了大巴、公交等领域,因为这些车型行驶路线比较固定,充电问题比较好解决,另一方面,在公交领域的补贴力度也较大,这部分车型在政策的推动下已经形成了市场。但是私人汽车方面,大规模的启动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不是短期内可以实现的。

新能源汽车从国家的角度已经列入到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从发展的战略上已经明确了,具体的支持政策也正在陆续出台,力度上也越来越大,除了新能源汽车的购买补贴外,以后地方还会陆续出台一些优惠政策,例如购置税优惠,停车收费优惠,还将会提供一些行驶上的便利,比如传统汽车的限行,对新能源汽车是没有的。所有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努力营造一个新能源汽车使用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引导消费者来加深认识,主动购买。从未来的趋势来看,选择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会越来越多,因为不论从技术、成本还是驾驶体验方面,都会越来越好。

四、新能源汽车发展要与能源结构调整相结合

国研网:目前来看,新能源汽车的节能和减排效果怎样?

王晓明:新能源汽车的节能、二氧化碳减排效果不能仅从新能源汽车本身使用的环节来看,还得看上游能源的结构,也就是说要从新能源汽车的全生命周期来考虑。我们也做过测算,分成几种不同的技术路线来考虑,相对于传统的汽油车,在中国现有的能源结构下,纯电动汽车节能是有效果的,要好于传统的内燃机汽车,但在减排方面,二氧化碳排放目前还略高于内燃机汽车。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是在积极发展纯电动汽车?原因就是上游的能源结构趋势是可变的,比如我国就在逐步提洁能源、低碳能源的比重,核电、风能、太阳能、水电的比重越高,电动汽车全生命周期的节能减排效果就会越好,即使依靠现在火电为主的能源结构,如果未来用IGCC、超超临界等发电技术之后,发电效率大概能够提高40%,下游用电来驱动的新能源汽车,它的减排效果就能好于传统的内燃机汽车。总结起来就是两个方面,一方面传统的火力发电技术还在进步,另一方面从结构上看,我国的一次能源结构也在进一步改善,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的比重会越来越高,一次能源向电能转换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也会逐步减少,这样,新能源汽车的减排效果会逐渐地体现出来。

针对节能减排效果来说,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着眼于长期应该将电动汽车作为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无论是提升传统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还是大规模普及混合动力汽车与其他类型的节能汽车,所能够带来的耗油和排放减少最终都将遇到瓶颈制约。因此从长远来看,纯电动汽车才是汽车工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然而,纯电动汽车对于技术的要求也最高,普及起来比混合动力汽车困难得多,短期内尚不具备全面推广的条件。因此,至少在未来二三十年中,混合动力汽车仍将会是汽车工业走向低碳之路的重要过渡。

国研网:新能源汽车大规模推广以后,会不会对电网造成更大的压力?

王晓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从社会上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是驱动方式的改变,同时对能源基础设施、能源结构的调整也有它的需求。从能源,尤其是电网来说,现在发展智能电网也是一个方向,全球各个国家,包括中国,都在大力推进。智能电网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适应了新能源以及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的变化。新能源汽车有充电的需求,但是可以利用峰谷的方式充电。比如家庭用的新能源汽车,可以在夜间用慢充的方式,用7到8个小时完成充电,这个时间正好是电网负荷比较低的时候,这种方式本身可以起到调峰的作用,利用峰谷电来完成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对整个电网的稳定是有好处的。另外,新能源汽车可以加强对电网分布式的利用,比如在一个区域,一个局部的城市或者一个社区使用新能源汽车,就形成了一个分布式的储能系统。新能源汽车的电池起到储能的作用,每辆车都是一个小的储能单位,整个车辆汇总起来,就变成一个储能系统,这个储能系统和电网配合就能实现一些功能上的互补。就目前的情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新能源汽车对电网运行不会造成大的冲击。

五、小型低速电动车发展尚存在争议

国研网:目前我国的一些地方,小型低速电动车发展很快,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王晓明:在山东等一些地方,正在发展一些小型低速电动车,实际应该称之为小型低速低成本电动车,这些车型之所以发展的快,不是因为小型和低速,而是因为它的低成本,消费者的门槛比较低。低成本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使用一些传统上低成本的铅酸电池,另外整车的设计、制造方面牺牲了一些舒适性、安全性。从小型低速电动车的发展上来说,行业内的争论比较多。有专家认为,小型低速电动车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的方面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基于现有平台的这些电动汽车,价格都比较高,主要是电池的价格比较高,市场接受起来还比较困难。而小型低速电动车由于大多是在一些中小城市、城乡结合部来使用,很多购买者是第一次购买,没有传统汽车做一个参照和比较,另外由于电费较低造成使用成本较低,加上购置成本也比较低,因此接受度比较高,市场就形成了,以后可以通过电池的不断改进,车辆整体设计的不断改进提高整车的技术水平。这是一种观点,认为不能否定小型低速电动车的发展,而是要引导它的发展,不断地进行技术升级。另一种观点认为,这种小型低速电动车,与国家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不一致。战略性新兴产业有两个判断的重要前提条件,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重大的技术创新,具体到新能源汽车领域,主要是围绕动力电池、电机、电控方向的技术创新,而小型低速电动车很难说是重大的技术创新。第三种观点认为,要分开来看,国家鼓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一定要把小型低速电动车纳入到里面,而小型低速电动车的发展现在也不一定要出台政策去限制,而是可以通过一种引导的方式把这两种路线结合起来是最好的。

1、概述美国、日本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 2、简述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战略和政策?

首先看一下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情况,2016年新能源乘用车有70多万辆,增长速率是40%,要比我国传统的增长速率高20倍,这是一个大的趋势。市场占有率很低,不足1%,所以说在全球大的形势下,它的发展的趋势和发展的潜力是非常巨大的。同时可以看到目前来讲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区域追求集中在中国和美国,在美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也很好。

整个全球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来讲会围绕着三个大的区域来进行,第一个是日本,就是以混合动力汽车为主先推向市场,主要是节能车作为他们的发力点,增强他们的竞争力,向全球推广他们的汽车。

而美国随着接受了日本混合动力汽车的销售逐步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以特斯拉为代表的商业模式发展自己的纯电动汽车。而欧洲随着柴油车排气污染问题的出现,现在重新转向了新能源汽车的道路上去,所以现在大的形势上来看,全球无一例外的都向新能源汽车发展。

分析目前世界汽车能源的现状?

2020年,承前启后,新能源汽车有望反转

(一)国家新能源汽车路线坚定不动摇

发展新能源车是国家战略。2012年7月,院发布“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到2015年新能源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2020年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截止到2015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超过45万辆,目标基本达成。2016年12月,院发布“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再次明确到2020年新能源车累计产销超过500万辆,并且实现当年产销200万辆以上。截止到2019年三季度末,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接近400万辆,与累计产销500万辆的目标差距很小,很容易实现。但是,与当年产销200万辆的目标差距较大。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目标到2025年、203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占当年汽车总销量的20%和40%。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全球第一,技术和产品基本与国际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因此,我们认为新能源汽车是走向汽车强国的主要路线之一,仍是国家重要支持的产业方向,可能会有更完善的配套政策为整个产业保驾护航。

我国新能源车年销量(万辆)

2018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格局

新能源汽车热度不减,产销持续攀升,高速增长趋势不减。2018年全球新能源车产量为192.4万辆,同比增长52.5%,中国新能源车产量为122万辆,同比增长51%。预计未来五年,新能源车市场将继续以20%-40%的速度高速增长。

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预测

中国新能源汽车需求预测

2018年海外新能源汽车销量84.4万辆,同比增长49%,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125.6万辆,同比增长61.7%,国内市场领跑全球,未来随着特斯拉、宝马、大众等新车型的投放,2019年海外需求预测大概在134万辆左右,同比增长59%,国内需求160万辆,同比增长30%,海外需求将有望接力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

海外新能源汽车销量预测(万辆)

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预测(万辆)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量呈上升趋势

全球新能源车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中国宣布将在2035年停售燃油车并且在2050年全面停止使用燃油车,欧洲出台最严格碳排放政策,政策倒逼大车企转向电动化。2018年以前,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量高增速发展,2019年增速有所放缓,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量约为217万辆,2020年产量约为255万辆。

注:2020数据为前瞻结合历年发展情况及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初步测算数据,仅供参考。

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上升,欧洲市场占比第一

根据EV Sales数据,2019年全年全球一共售出了约221万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近10%。据EV

Sales初步估算,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约为324万辆,其中欧洲取代中国,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欧洲以外地区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速度较慢,但仍然保持显著增长趋势。

面对新能源汽车这块市场蛋糕,全球各地区纷纷发力,依据各国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本身及产业链现状推动发展。从区域分布来看,2019年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2020年被欧洲取代。

2020年,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占全球市场的43.06%;中国大约占41.27%;美国占比10.12%;日本占比0.96%。

注:内圈为2020年区域竞争格局,外圈为2019年区域竞争格局。

纯电动和插混动力为主要产品,氢燃料电池汽车占比较小

从全球新能源汽车产品结构来看,纯电动和插混动力仍然占据新能源汽车绝大部分市场份额。截至2020年上半年,纯电动汽车占比约68%;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占比约32%;氢燃料电池汽车占比不足1%。

——更多数据来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文章标签: # 汽车 # 新能源 #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