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购车指导 购车指导

长安汽车以后的发展趋势_长安汽车的前景预测

tamoadmin 2024-06-10 人已围观

简介1.长安160周年:实现全面转型,向世界级品牌迈进2.长安汽车称目前战略储备芯片330万颗,其发展会怎么样?3.车长4米9的自主中型轿跑SUV,长安UNI-K前景如何?眼下,国内车市暗涌流动,一场巨大的变革正悄然进行。乘联会数据显示,去年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份额已经来到了49.9%,几乎占据市场份额的半数,这其中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又占据了约80%的份额。显然,伴随着自主品牌的崛起,曾经合资车“一家独大

1.长安160周年:实现全面转型,向世界级品牌迈进

2.长安汽车称目前战略储备芯片330万颗,其发展会怎么样?

3.车长4米9的自主中型轿跑SUV,长安UNI-K前景如何?

长安汽车以后的发展趋势_长安汽车的前景预测

眼下,国内车市暗涌流动,一场巨大的变革正悄然进行。

乘联会数据显示,去年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份额已经来到了49.9%,几乎占据市场份额的半数,这其中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又占据了约80%的份额。显然,伴随着自主品牌的崛起,曾经合资车“一家独大”的时代正在远去,同时新能源汽车领域自主品牌又占领了市场主要地位。

燃油车占比重?

有这么一个自主品牌的表现显得有些格外抢眼,长安汽车去年以234.61万辆的总销量、1.98%的增幅完美收官2022年度,称其为自主品牌“一哥”毫不为过。

尽管去年在总销量上跑赢对手并拿下第一位,但回顾市场更关注的新能源领域,长安汽车与比亚迪和吉利等车企,相比之下仍存在一定差距。

2022年长安汽车自主品牌新能源累计销量271240辆,同比增长150.06%,整体销量中的占比仅为11.56%。这对于长安汽车接下来的发展而言,如何提速并成功转型新能源仍是一个较大的困扰。

伴随着新一年的到来,长安汽车却未能延续上一年的销量势头。

2023年1月,长安汽车总销量为171,805辆,同比减少38.03%。随后的2月份,共销售新车191,007辆,同比去年2月增长38.27%。今年2月看似销量有所回暖,但是今年春节假期是在一月份,而去年却是在2月份。

如果将今年前两个月销量放在一起看,那么长安汽车集团的累计销量为362,812辆,同比去年同期实际减少了12.66%,其中自主品牌板块销量为309,424辆,同比减少7.55%。可见,长安汽车开年不利,这背后究竟是市场因素?还是自身原因?就不得而知了。

新能源进度慢?

回顾新能源领域,其实在2001年国家科技部发布新能源战略规划后,长安汽车便响应号召,推出了纯电动及混动车型。

时间来到2009年12月,奔奔MINI EV成为长安汽车国内推出的首款纯电动汽车。随后,长安汽车又陆陆续续推出了E30纯电车、逸动纯电动、欧诺纯电动、长安奔奔MINI等多款车型。

近年来随着自主品牌逐步崛起,长安汽车在2017年2月成立了新能源事业部,在发布了“香格里拉计划”的同时,还向外界宣布未来将新能源汽车1000亿元资金,并在2025年全面停售传统燃油车。

综合数据来看,尽管长安汽车在新能源领域投入不少,并且推出了多个子品牌及车型,但市场反响并不尽人意,这是否意味着其在新能源领域成功经验的缺失呢?

最近,长安汽车智电之夜第二弹开启,同时带来了多款智电iDD产品。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就包括第三代CS75PLUS 智电iDD。作为长安汽车的当家花旦,长安CS75 PLUS在去年为品牌贡献了近20万辆的市场份额。

换一句话说,长安品牌对CS系列有着一定依赖性。

据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长安CS75销量为21620辆,同比下滑32.7%;长安CS55销量为13020辆,同比下滑达到56.4%;逸动PLUS销量为10519,同比下滑51.93%,这也间接影响到了近期长安自主品牌的整体表现。

发力混动市场?

目前,长安汽车推出了长安欧尚、长安新能源、长安深蓝等新能源品牌。

过去的2月份,长安累计仅卖出19,106辆新能源车,仅排在总榜单的第六位,而主打低端入门市场的Lumin糯玉米,当月销量为9,105辆,贡献了主要销量。

根据此前的规划,到2025年长安品牌新能源销量达105万辆,到2030年则要达到210万辆,占比达到60%。

回顾2022年长安共销售187.46万辆车,其中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为27.12万,占比为14.5%。以目前的趋势看,燃油车在长安汽车的销量板块占比仍然较大。

如今,距离2025年不到三年时间,如要完成105万辆的新能源销量目标,可见难道系数之大。

不仅如此,伴随着近期掀起的“购车狂潮”,以及日益增长的新能源车市体量,在这一波热度提去之后,如何保持销量的稳步增长也是关键。显然,长安现阶段还无法放弃庞大的燃油车市场。

对于这样的目标,在目前现有燃油车市场庞大的基数下,发展插电混动成为了长安汽车的主要战略,如何更好的从燃油市场过渡至混动市场再到纯电动市场,这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电动EV:一场巨大的变革正悄然进行

针对长安汽车推出的智电iDD技术,这仅仅是迈向混动市场的一块敲门砖。如果抛开技术难点,还有产品体验、价格等一系列的消费痛点,这背后还需要车企在战略、技术、品牌等多维度发力。

伴随着2023年的开局,一场巨大的变革正悄然进行,留给长安汽车在新能源领域探索的机会,以及市场份额正逐渐压缩,面对多重压力长安汽车又能否再掀起波澜呢?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电动EV,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长安160周年:实现全面转型,向世界级品牌迈进

长安汽车迎来新任董事长。

7月8日,长安汽车法人代表发生变更,朱华荣正式成为集团负责人。至此,朱华荣成为长安汽车“第三次创业”计划的新任掌舵人。

本次转型于2017年底开始实行,以2020年和2025年为节点,聚焦于向新能源化、智能化以及高端化转型。

从近两年的表现来看,长安汽车第一阶段或难实现。长安汽车原定今年销量目标是400万辆,现下调至191万辆。同时三大新能源车专用平台未如期发布,智能化存在优势暂不显等问题。

这都对长安汽车实现2025年转型计划构成挑战。

“第三次创业”的关键词

2017年,朱华荣提出了长安汽车“第三次创业”计划,次年4月正式启动。该计划关键词为“新能源化”“品牌向上”和“智能化”。

长安汽车当时宣布了2020年、2025年发展目标:

2020年,目标销量400万辆,市占率12.7%。其中自主品牌246销量万辆,新能源车销量35万辆;

2025年,目标销量600万辆,市占率15.7%。其中自主品牌销量350万辆,新能源车销量116万辆。

围绕“第三次创业”计划,在2017年-2018年期间,长安汽车陆续发布“香格里拉”新能源汽车计划、“四大品牌”发展思路、“北斗天枢”智能化战略等。“香格里拉”项目在2017年底最先公布。该计划当时由前长安汽车董事长张宝林带队,朱华荣操刀。

长安汽车提出:2020年前,打造三大新能源车专用平台;2025年前,累计推出21款纯电动车型和12款插电混动车型;到2025年,牵头投资1000亿元,用于打造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并将停售传统燃油汽车。

在智能化方面,2018年8月,长安汽车发布“北斗天枢”计划,宣布要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转型,计划未来10十年累计投资200亿元。

长安汽车提出:到2020年,打造2000人的开发团队,实现新产品100%联网和100%搭载驾驶辅助系统,以及自动驾驶L3级别量产;到2025年,预计打造5000人的开发团队,实现自动驾驶L4级量产,车载功能100%语音控制。

品牌向上方面,长安汽车今年6月推出了高端产品UNI系列。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谭本宏表示,UNI是长安汽车“第三次创业”过程中的重要武器。

截至目前,“第三次创业”计划虽已推行两年多,但成效不太理想。

新能源车型销量一般

长安汽车新能源汽车方面暂无代表产品。

长安汽车有7款新能源车型在售,但多是“油改电”而来,主要面向中低端市场,纯电动车续航里程集中在300-400km之间。而广汽新能源等纯电动车续航超500km,主攻中高端市场。

长安新能源没有产品销量进入前列。据乘联会数据显示,长安新能源旗下车型未能进入销量TOP10。

据长安新能源介绍,旗下逸动EV?460自2018年4月上市到2019年底,累计销量仅2.5万辆。其中1万辆来自T3出行平台订单。

长安新能源向财经网汽车表示,已经在加快新品推进步伐,最新一款产品逸动E-Life也将展开试驾活动。

长安新能源旗下尚没有自己的生产工厂,产品均由长安汽车工厂代工。此前承诺要在2020年前打造的三大新能源车专用平台,亦未有相关消息。

因自身难以支撑新能源业务发展,长安汽车主导全资子公司长安新能源实行混改。

去年12月初,长安新能源引入4家战略投资者,为南京润科、长新基金、南方工业基金、两江基金。四家股东分别增资10亿元、10亿元、7.4亿元、1亿元。增资后,长安汽车持有长安新能源的股权降至48.95%,丧失绝对控制权。

据天眼查显示,四家战略投资者均有政府背景。

其中,南京润科是南京溧水区国资委旗下全资公司,目前投资有长安新能源和南京恒天领锐汽车两家公司。

长新股权基金背后股东之一为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成立于2019年11月,目前仅投资长安新能源。

两江基金股东之一亦是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

而南方工业基金背后股东之一为中国兵装集团。中国兵装集团为长安汽车实际控股人。

据长安汽车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四家股东增资28.4亿元已到账。

距离长安新能源引入四家战略投资者已超半年。就混改最新进展情况,财经网汽车采访了长安汽车,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具体细节待时机成熟,会通过官方渠道对外公布。

尚未建立智能化优势

相比新能源汽车进展缓慢,长安汽车在智能化方面已有一定成果。但鉴于自动驾驶研发周期较长,优势尚不够突出。

长安汽车智能化研发重点是自动驾驶技术。

长安汽车现在售的部分产品搭载了驾驶辅助系统,具备自动泊车辅助、自适应巡航、车道偏离提示以及场景重建等功能,达到L2级别。

据长安汽车介绍,去年7月,L4?级自动驾驶完成开放场景下的示范运营。今年3月,UNI-T完成L3级自动驾驶量产实测。4月,长安汽车计划投资10亿元,打造L4级无人驾驶运营平台。

同月,长安汽车全球软件中心落地重庆。该项目预计投资380亿元。该项目将导入1000人规模的研发队伍。

长安汽车向财经网表示,待后续法律法规开放后,长安汽车将实现L3级车型量产上市。

针对自动驾驶分级,我国尚未形成统一标准。

有部分车企也表示,已实现L2级别。如名爵品牌表示,第三代名爵6达到L2.5级,可实现部分自动驾驶。

北汽新能源等车企也将2025年视为实现L4级无人驾驶量产的关键节点。

资深汽车分析师任万付表示,智能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现在大家都还处于探索阶段,起点差不多。

独立汽车分析师张翔表示,目前在企业车中,特斯拉、蔚来等造车新势力在自动驾驶领域技术较占优势。特斯拉现自动驾驶级别处于L2级别。

张翔指出,出于成本考量,一般中高端产品对自动驾驶需求较高,而长安汽车现主要偏经济车型。

UNI-T虽然是长安汽车推出的高端产品,但在售价上与经济型产品区隔不大。

高端产品UNI低价入市

UNI-T采取低价入市策略,这或对UNI系列高端品牌的定位有一定影响。

UNI-T于6月21日正式上市,售价为11.39-13.39万。

这与竞争对手采取的策略完全不同。如WEY首款车型VV7上市起售价是16.78万。领克01是15.88万起。

UNI系列也未自建销售渠道,现归于长安乘用车旗下。WEY和领克在集团内部优先级,与其他品牌地位同等甚至更高,并自建销售渠道。

易车研究院分析师周丽君指出,UNI-T的推出,还会形成内耗。

长安CS55、CS75?PLUS两款车的售价区间为8.29-15.49万辆,与UNI-T完全重叠,且都主攻紧凑型SUV市场。

长安CS55系列和CS75系列6月合计销量为2.8万辆,占总比为14.4%。

张翔表示,UNI系列可定位为中端产品。在UNI系列推出前,长安汽车产品主要集中于12万以下中低端市场,UNI-T是其自身品牌向上的表现。

销量回暖但业绩仍亏损

业绩不振亦是影响长安汽车转型的重要因素。长安汽车当前销量虽有回暖,但远低于预期,且主营业务汽车经营亏损超同期。

最新数据显示,长安汽车6月销售新车19.4万辆,同比增长37.6%;上半年累计销量为83.1万辆,同比微增1.2%。

年初,长安汽车曾表示,将力争实现超191万辆的年度目标,其上半年已完成四成,但距离长安汽车“第三次创业”定下的400万辆目标相差甚远。

长安汽车2016年巅峰时期,销量为305.8万辆,扣非净利润为94.4亿元。

资深汽车分析师钟师表示,长安系中国品牌尤其是长安系乘用车板块,目前还难以支撑长安汽车整个集团的发展。

主营业务短时间内大幅度的下滑,使得长安汽车业绩不理想。

7月14日,长安汽车发布2020年半年业绩预告。上半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预计20亿-30亿元,同比增长189.3%-233.9%。

但财经网汽车发现,长安汽车净利润扭亏为盈,虽然和公司产品结构改善,盈利能力提升有关,但主要是得益于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收入大幅增长。

因为长安新能源引入战略投资者,出售长安PSA?50%股权,以及持有的宁德时代股票股价上涨,长安汽车上半年收益合计约增加52.8亿元?。

另外,长安汽车2020年一季度财报提到,还收到政府补助5.7亿元。

除去非经常性损益和政府补贴,长安汽车上半年业绩处于亏损阶段。

转型计划和密集产品投放的实施,都需要巨额资金支撑。钟师表示如果“没有销量与利润支撑”,或将影响长安汽车转型步伐。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长安汽车称目前战略储备芯片330万颗,其发展会怎么样?

随着科技革新和经济发展的浪潮席卷而来,中国汽车产业一直在不断地奔涌向前,而大浪淘沙后,真正能够屹立百年的车企却凤毛麟角。作为其中的一员,长安也在2022年迎来了160周年。在百年峥嵘历史中,长安先后经历三次主动创业,不断求新求变,始终屹立时代潮头。

经过160年的发展,今天长安汽车正在以新的身份和面貌引领汽车新时代的前进。作为中国汽车企业的领头者,销量的提升仅仅只是一个业绩展现。为了始终站在车企队伍的领先位置,长安汽车根据不同细分市场需求,先后发布了阿维塔11、长安深蓝SL03、长安Lumin、UNI-K iDD等新能源车型,以“满电”之势进一步加快向电动电气化转型的步伐。

站在160周年历史节点上,目前长安汽车已经在研发、产品、服务层面上取得了一系列进步,这是长安汽车自我发展的大跨步,更是中国汽车企业创造的新高度。

160周年,长安迈向新能源赛道

在百年的汽车工业进程中,中国汽车已由传统燃油赛道,迈向新能源赛道。目前,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突破了20%,且这一数字仍在增长之中。长安汽车作为其中的一员,不论产品、销量还是技术都走在了队伍前列。

其中,深蓝SL03便是深蓝品牌推出后的首款车型。长安深蓝SL03出自长安汽车研发的全球首个全电数字平台——EPA1平台,推出纯电版、增程版、氢燃料电池版三种动力车型,同时也是市场上稀缺的纯电+后驱型产品。

此外,为实现新能源汽车品牌向上,长安汽车还联合华为、宁德时代等科技企业打造情感智能高端品牌——阿维塔。其中,华为提供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宁德时代CTP三元锂电池包提供智慧能源生态方案,长安汽车提供整车研发制造方案。

多品牌、产品发力,使长安汽车一次性覆盖入门、主流、高端三大细分市场,缔造出长安新能源产品的DNA,展现出长安汽车电动电气化布局的阶段性成果和加速转型的决心与信心,这也标志着长安汽车“满电出发”,踏上了新的征程。

长安汽车,开创“智”、“电”新时代

长安汽车此刻正在经历着第三次创新创业5.0时代。与前两次创业重规模体量相比,长安汽车此次创业将向着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此前实施的“香格里拉”与“北斗天枢”两大计划更是印证了长安汽车转型的实力与决心。

随着“香格里拉”与“北斗天枢”两大计划的推进,在新能源的布局上,目前长安汽车共拥有EPA、MPA、CHN、SDA四个新能源汽车平台。其中,EPA平台是全球首个兼容纯电、增程和氢燃料多种动力构型的全电平台;MPA架构兼容燃油、混动及其电气化产品,已随UNI-V的发布而亮相;CHN平台是与华为、宁德时代共建的高端智能电动汽车技术平台,为阿维塔系列车型服务。

此外,在电驱电控技术上,长安汽车打造了“七合一”智能整车域控制器——长安智慧芯SVDC,相比上一代产品体积减少70%、性能提升70%、成本降低43%,适配所有新能源车型,领先的OTA功能可以为用户提供“千人千面、常用常新”的用车体验。

而对于“北斗天枢”计划,长安汽车目前已经掌握了视觉感知、多模融合等200余项核心技术,其中有26项技术属于国内首发。此外,长安汽车已掌握L3级智能驾驶辅助关键核心技术30余项,实现八大核心功能;L4级与合作伙伴共同联合开发,已实现在开放道路场景下的示范运营。目前,长安汽车的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占比已提升至72.4%,2020年后新上市的乘用车已实现100%联网。

值得一提的是,长安汽车在11月发布了“原力”技术品牌,包含“原力智能增程”和“原力超集电驱”两部分。原力智能增程是长安汽车率先实现量产的自主轿车增程系统,在CLTC工况下,纯电里程200km,增程模式综合续航里程达到1200km,而原力超集电驱效率最高达95%。未来,长安深蓝全谱系都会搭载原力技术。

智能化方面,长安汽车在8月发布了智能品牌——“诸葛智能”,并首度展示了基于SDA架构打造的“新汽车”CD701原型车,为用户打造全场景的智慧出行新体验。

160年,开创中国汽车工业新局面

溯源长安,需将历史坐标拉回到洋务运动时期,1862年成立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家工业企业上海洋炮局就是其前身。彼时,以李鸿章、张之洞为代表的有识之士,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希望运用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等科学技术,推动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160年来,这家中国工业企业的鼻祖一路西迁,从上海到苏州,再搬迁至南京,并更名为金陵制造局,1937年,又由南京迁至重庆,更名兵工署第二十一兵工厂,成为当时国内最大兵工企业,曾经一度为抗战提供60%的武器。随后,这家百年企业扎根重庆,为中国汽车工业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第一批“长安牌”微型厢式货车和微型载重汽车下线,长安汽车开启了转型崛起新篇章,这里也是长安的第一次创业。

2003年,以商用车为主的长安汽车瞄准了市场红利期,正式进入乘用车领域,开启了“第二次创业”。深厚的造车功底和一贯敢想敢做的拼搏精神,让长安汽车乘着时代的浪潮飞速发展,推出了一款又一款被用户交口称赞的经典产品——从早期长安奔奔、长安悦翔到后来的CS75、CS35、逸动,长安汽车陪伴了一代又一代国人。

对于一家拥有超过160年历史的汽车企业来说,创新或转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但是却必须恪守脱胎换骨的勇气与决心。回望2017年开启第三次创业至今,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长安汽车时刻都在践行着“创领未来”的口号,持续推进改革举措在技术研发、品牌营销、产品升级等维度全面落地。当然,站在160周年的新起点上,长安汽车的精彩故事仍在继续。未来,相信长安汽车在全速向

车长4米9的自主中型轿跑SUV,长安UNI-K前景如何?

长安汽车在2022年11月1日表示,目前企业已对紧缺芯片进行了战略储备,共有330万颗芯片在库,价值数亿元。此外,为了获取优先资源分配的权利,长安汽车向45家供应商提前支付26.5亿元预付款项。

长安汽车的战略储备芯片数量相对较多,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其面临的芯片短缺问题。然而,战略储备芯片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因为芯片生产周期较长,而且供应链中的其他环节也可能面临短缺问题。因此,长安汽车可能还需要采取其他措施来应对这一问题。

从长远来看,长安汽车的战略储备芯片对于其业务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随着全球芯片市场的不断扩大,芯片供应紧张的问题可能会在未来继续存在。因此,拥有足够的战略储备芯片将有助于长安汽车在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并在必要时调整其产品策略。

总之,长安汽车的战略储备芯片数量虽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对于其业务发展具有一定的支持作用。在未来,长安汽车需要密切关注全球芯片市场的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其业务的稳定发展。

自主品牌寻找高端之路,逐渐摸索出了自得章法的方向。向上的自主,向下的合资,越来越重叠,自主谋高端,压力更大,机会也更大。

“以外观内饰为核心,以可靠性为根基,主攻消费者最在意的项目。”

这句话看上去“有点莽”,但其实抓住了主要矛盾点。在工程技术复杂、知识门槛较高的汽车面前,消费者会简化认知。车好看,用起来省心,已经够了。

设计是品牌最好的翻译官,讲的是同样的道理,决定了能否“一眼走红”。至于用起来是否省心,则决定了这款车可以走多远,那是口碑传播的范畴。

▎UNI-K是一款怎样的车?

继UNI-T之后,长安汽车UNI系列推出了第二款新车,即UNI-K。

这是一款中型SUV,外观造型脱胎于Vision-V概念车,体格明显更大,具体的长宽高分别为4865/1948/1690mm,轴距为2890mm(车长小于CS95,但轴距已经超过了CS95)。

和当初的UNI-T一样,UNI-K最有话题度的是设计。

凭借直观的感觉,很多人会认为UNI-T或UNI-K应该是电动车。原因有两点:1、短前悬、长轴距、大轮毂,四个轮子均布于车身四角,这样的形态非常符合电动车;2、UNI系列的造型比较前卫,尤其是前格栅,无边界、参数化,更适合于电动车。

事实上,UNI系列目前都是燃油车。

具体说设计,UNI-K前格栅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横向或纵向镀铬饰条,由块状造型堆叠,有一种由浅到深的层次感。轮毂21英寸,前悬短、轴距长,轿跑造型更明显。车尾有双边共四出排气,车顶刹车灯是喷气机尾造型,算是一脉相承,为双领航灯设计。

至于内饰,采用了全新的设计风格,不再是CS75?PLUS上的双联屏。液晶仪表盘为狭长造型,离驾驶者的视线更远,理论上在驾车时,更容易专注于前方路况。中控屏幕单独布置在中控台中间,方向盘、旋钮按键,包括杯架,均为多边形设计,整体是和谐的,营造高级感的。

长安汽车,是“设计优先”的受益者。

但在整个过程中,长安汽车也走过弯路。在2017年“极流”、“御岳”概念车发布之前,长安汽车几乎没有传承式的设计风格,也很难有辨识度。直到最近两年,长安汽车的设计形象越来越锐化,越来越有自己的风格。

CS75?PLUS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去年9月才刚刚上市,到如今,CS75与CS75?PLUS算在一起,基本稳定在SUV月销量榜单TOP?3以内。今年1-10月,CS75系列累计销量为21万辆,月均超2万辆。而上漏斗的巨大声量,很大一部分,是由CS75?PLUS的设计带来的。

另一个案例是UNI-T,于今年6月上市,目前累计销量达到5.34万辆,10月销量也超过了1.1万辆。这说明,UNI-T并没有因为前卫的设计风格而落入小众,在一定程度上,也敦促了UNI-K的快速上马。

至少,沿着科技前卫的设计思路走下去,长安汽车有信心了。

▎横向拓宽,纵向上移

我们在强调,现在是存量竞争的汽车市场,再不是供不应求的黄金时代。躺着赚钱不可能了,得需要主动挖掘可能存在的增量机会,那就需要细致的用户分析,需求分析。

在这一点上,自主品牌的危机意识培养得更早,因为他们没有直接引入外国车型的机会。最初靠模仿,慢慢地,学着自己去做产品定义,根据中国消费者的喜恶制造产品。

事实上,当树立了自信心,并自得章法地摸索出一套与品牌相匹配的方法之后,自主品牌的创造性成果会更加丰富,也更有敏锐感,更能抓住变革中的新机遇。

在存量竞争中,提到最多的是年轻化,而年轻化是当代年轻人的年轻化,因为他们或早或晚要买车,分析他们的需求很重要。

当代的年轻人,是多彩的,而非单调的,市场需求也是多元的。以前,你可以傲慢地推出一款车,引导消费需求适应这款车,但现在,反过来了,你必须为迎合需求打造一款车。

不谋而合的,几大主流自主品牌都在做多元化方向的尝试,朝着横向做拓宽。

以长安汽车为例,在更传统更主流的紧凑型SUV市场,布局有CS75和CS75?PLUS,形成高低搭配,构建其最基本的“销量堤坝”。再横向拓展到UNI-T,做新的尝试,以前卫、科技的产品特征,吸引新生代消费者,需求适配了,“增量”就产生了。

而前卫、科技,带来的高级感,又带动着品牌纵向上移,另辟蹊径地走出了一条高端化之路。

有什么数据证明了“纵向上移”呢?是价格。在长安汽车的一份官方表述中,有这么一句话,“长安汽车产品进入新一轮发力期,中国品牌单车价格从8.1万元提高到9.0万元。”

其他自主品牌也有类似的尝试,比如吉利ICON,哈弗大狗。从10月销量来看,吉利ICON售出2,027辆,哈弗大狗是7,013辆。有少有多,但横向拓宽,满足更多元的消费需求,上移的方向是一致的。

▎自主高端的下一轮升级

自主品牌高端化的使命是共识,不过,上一轮的尝试已经接近尾声。

回头看,大家的路线基本趋同,相当于在燃油车的高光时刻,抓住了一次登顶的机会。

主要有三种方式,分别是新车型、新品牌、新系列。在本质上,这三种方式也是一致的,产品高端化,带来价格高端化,实现品牌高端化。

新车型的典范是传祺GS8,当年也曾创造加价提车的盛况,只是后来慢慢“偃旗息鼓”。

新品牌的代表是领克、魏派,它们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品牌体系,有一系列的量产车型,也有独立的销售网络,关键是销量和价格都守住了。

至于新系列,长安UNI系列算一个,介于新车型和新品牌之间。行业里一度猜测,UNI系列可能成为长安的高端品牌。

不过,从目前的趋势判断,UNI系列大概率不会成为独立的品牌。品牌独立,渠道需要独立,但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燃油车另辟新渠道,困难比较大。这也是上一轮高端化尝试接近尾声的判断依据之一。

下一轮是什么呢?答案是新能源高端品牌。

稍作留意一下,我们也会发现,多家自主品牌均有这样的计划。比如东风的岚图,上汽的L品牌,长安也会有自己的新能源高端品牌,而且会与华为和宁德时代共同打造。

在新能源上打造高端品牌,是一个不错的机会。因为在新能源领域,自主与合资的水平几乎是齐平的,甚至在智能互联等领域,自主品牌还是领先的。同时,蔚来、理想、小鹏做出了表率,新能源高端化这条路存在可行性。

这是下一轮竞争发力的起点。而且,借助于新品牌,可以重新探索销售渠道的新模式,直营合适吗?新的合作模式如何展开?以及线上线下如何打通,又如何甫一开始就将数字化融入其中?

这是自主品牌的新生机,而善于求变,善于抓住机遇,则是自主品牌摸爬滚打而来的敏锐优势。勇敢去闯,不试试怎么知道对与错。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文章标签: # 长安汽车 # 新能源 # 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