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购车指导 购车指导

特斯拉涨价后销量,特斯拉涨价后销量会下降吗

tamoadmin 2024-07-07 人已围观

简介1.2021年特斯拉的福与祸 销量横扫全球召回也是规模最大新能源汽车有望继续高增长尽管受多点散发和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6.1万辆和260万辆,同比均增长1.2倍,市场占有率达到21.6%。随着国家促汽车消费政策陆续出台,限购地区增加汽车指标数量、放宽购车资格限制,以及产业链供应链的恢复,我国新能源汽车有望继续保持高增长。中汽协预计,全年销量有望达到550万辆,同比

1.2021年特斯拉的福与祸 销量横扫全球召回也是规模最大

特斯拉涨价后销量,特斯拉涨价后销量会下降吗

新能源汽车有望继续高增长

尽管受多点散发和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6.1万辆和260万辆,同比均增长1.2倍,市场占有率达到21.6%。

随着国家促汽车消费政策陆续出台,限购地区增加汽车指标数量、放宽购车资格限制,以及产业链供应链的恢复,我国新能源汽车有望继续保持高增长。中汽协预计,全年销量有望达到550万辆,同比增长56%以上。

市场竞争力稳步提升

52557辆!特斯拉Model Y在国内交付创出新高,登顶中国乘用车单月销量榜全品类榜首,这也意味着国内首次出现单月电动车销量超过燃油车车型。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其最核心的原因是相对于燃油车有了较强竞争力的产品,而这个竞争力关键体现在性价比上。”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说,代表性产品是特斯拉Model 3、Model Y,上市后有力拉动了国内的一些高端产品销量,改变了中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产品的认知。

与此同时,五菱宏光上市之后销量一路走高,成为网红车型,受到消费者追捧。而比亚迪DMI系列通过提高产品力和价格优势,相对燃油车也非常有竞争力。

新造车企业月度“晒单”数据显示,继交付量首次均突破万辆后,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哪吒汽车、零跑汽车5家企业单月交付量再度过万辆。而广汽埃安交付量突破2.5万辆,累计销量超12.52万辆,同比增长135%。

新能源汽车产品竞争力提升的背后,是多方合力的共振。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新能源汽车消费支持政策,涉及购置车补贴、购置税免征、牌照与通行优惠等层面,促进了新能源汽车整车与动力电池等核心关键技术的不断成熟。而整车产品品质、续航里程、安全性能不断提升,进一步推动了市场认可度的提高。

根据新兴产业成长的“S型曲线”理论,市场渗透率超过20%,被认为是一个行业发展的拐点,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造车新势力的崛起,倒逼传统车企、外资豪华品牌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车市场。而更多具有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涌现,将有力推动新能源汽车性价比超越燃油车,加速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和普及度。

产业链重构提速

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的同时,供应链的矛盾也在凸显。

在四川宜宾举行的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广汽集团董事长在发言中吐槽:“动力电池成本已占到我们汽车成本的40%至60%,广汽现在不是给宁德时代打工吗?”

“平常也遇到客户对我们的抱怨,说整车厂不是很赚钱,你们电池厂是不是把利润都拿走了?”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也忍不住在本次大会上叫屈:“我们公司今年虽然还没亏本,但是基本上在稍有盈利的边缘挣扎,非常痛苦。”

去年以来,锂、钴、镍等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特别是碳酸锂从每吨5万多元飙升至当前每吨46万多元。根据天齐锂业披露的预告,预计利润盈利为96亿元至116亿元,赣锋锂业净利润为72亿元至90亿元,而除了特斯拉外,大部分以新能源汽车为主要产品的整车企业并不挣钱。

“工信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召开锂行业运行会、上游材料涨价问题座谈会,遏制了碳酸锂的价格上涨趋势,但目前锂资源仍处于高位运行,同时钴、镍以及石墨负极用的石油焦等原材料也在大幅涨价,给企业生产运营带来很大压力。”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说。

从传统燃油车发展经验来看,上游零部件企业大都为整车厂打工,而在产业向新能源变革期,整车厂却要为上游电池原材料供应商打工,显然这是整车厂不愿看到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副会长张江峰表示,“锂价太高不利于下游应用拓展,可能会导致更多替代品出现,同时,其带来的成本压力将层层传导,从而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成本”。

一条健康的产业链,必定是上中下游相伴相生,良性博弈的生态。问题是,受消费需求增长拉动,当前行业下游的扩产通常较为顺利、周期较短,而上游资源开发常受地域限制、环保要求、储量规模、开采难度、基建情况多种因素影响,扩产周期较长。上下游扩产周期的错配,导致锂产品供应在短期到中期内继续处于较为紧张的局面,锂行业供需格局要达成真正的平衡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工信部将从三个方面做好动力电池资源材料保障工作:一是引导上下游企业加强供需对接,通过签订长期协议等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协同应对资源供应及价格波动风险;二是加快推进国内资源开发利用,指导地方主管部门做好相关企业生产要素保障工作,持续提升国内资源供给水平,同时支持龙头企业按照国际规则联合开发海外资源;三是推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研究制定锂等再生原材料标准,完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

同时,无论是整车企业,还是电池企业都纷纷强化对上游核心资源的掌控。除特斯拉开启“买买买”模式外,比亚迪不仅在智利获得了锂矿开采合同,还战略投资了盛新锂能。盛新锂能在国内有多条锂盐生产线,并布局了国外的锂矿和盐湖资源。继广汽集团资本、上汽尚颀资本与九岭锂业签订战略投资协议后,“我们也在考虑购买锂矿”。

据不完全统计,包括特斯拉、广汽、比亚迪、长城、通用、福特等在内的众多汽车制造厂商都已介入电池原材料上游供应链。汽车制造厂商自产动力电池、参股甚至控股锂矿资源正在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应链重构新趋势。

新消费模式待探索

随着各大芯片制造商拼命扩产,汽车芯片短缺似有缓解迹象。然而,整车企业围绕芯片的智能化竞争则更加激烈。

日前,极氪宣布极氪001座舱全面升级为“高通骁龙8155智能座舱计算平台”,未交付的车主可以直接升级。老用户可免费预约。据极氪介绍,高通骁龙8155芯片采用7nm制程工艺,拥有8核心CPU。与原先搭配的820A车机芯片相比,CPU算力提升177%,GPU算力提升94%。更新芯片后的座舱平台配备16GB内存,带宽提升一倍,还有128GB存储空间。

智能座舱技术水平是衡量汽车智能化程度的重要标准。“智能座舱的核心竞争力逐渐倾向于芯片与应用软件服务生态,而芯片决定座舱智能化水平,如屏幕数量、显示效果、运行流畅度等;软件服务生态将影响个性体验,如智慧互联、OTA(空中下载技术)升级等。”中汽协秘书长助理兼技术部部长表示,软硬件的协同能力将决定智能座舱的核心竞争力。

“软硬件升级,这些在产品规划初期都已经计划好了,包括免费升级,我们在前年就已经确定交给用户进行改革,不断改进原来的规划,已经预估了预算。”尽管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如此解释,但给全体车主免费更换8155智能芯片,同时开启智能驱动、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三大领域的软件OTA升级,瞬间就将极氪品牌推上风口浪尖。

就在极氪此次免费升级政策推出的前一个月,蔚来汽车发布了智能座舱升级方案,老车主升级8155芯片最低需花费9600元。虽然从升级包内容看,收费并不高,也就是成本价。然而,对比极氪的免费,消费者多少会觉得吃亏。

此前特斯拉首席执行官表示:“汽车行业未来的利润增长点不在于卖车,而是基于自动驾驶技术的出行服务和基于用户终端的软件付费两个方面。”这也是很多造车新势力遵循的新造车逻辑,即卖车不要求很大利润,车企的盈利重点是车辆使用后的OTA升级和衍生的周边服务等。

“车企为满足消费者对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多样化与个性化的要求,将产品价值逐渐向应用端后移,由用户自己决定所需的应用服务,这也逐渐成为行业发展趋势。”在价值后移的过程中,随着技术发展与工艺改良,硬件成本也将逐渐降低,以往汽车买卖一次性付费模式也将向着终身付费服务方式转变,但目前这种自适应订阅付费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消费者也在适应新消费模式的过程中,尚存变数。

新能源汽车竞争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则是智能化。不少业内人士还指出,在多家车企推出付费升级芯片计划的背景下,此次极氪推出的豪华3亿元的免费升级,很可能直击尚未成熟的用户为软件付费模式,或将打破造车新势力OTA升级收费的梦想,推动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竞争提前进入高潮。

2021年特斯拉的福与祸 销量横扫全球召回也是规模最大

说外国人坏的很,将中国鬼装在铁匣子里面,强迫他们唱歌,说美国的猪肉罐头是用中国人的肉做成的。现在的各种抵制外国产品宣传,只不过是换汤不换药的把戏。因为那本就不是争议,而是有人故意抹黑,但抹得过分了些,反而让消费者认清了事实,这就叫适得其反。因为事实是特斯拉卖得相对便宜,让一众新势力狠上了。因为数据是吹牛吹出来的。拿个叚数据骗人是持斯拉长相。

引响今后的销售市场。他们不仅不这样做,反而是态度恶劣,肆无忌惮。现在张扬的都全国皆知了,肯定会严重影响今后的市场,这个损失比特斯拉白送你100辆车的损失都大多了。特斯拉电汽车智能化程度高,外观酷,只可惜是美国佬独资企业的品牌,很多国民消费者不清楚它对我们国家不利的方面,令人遗憾,呼吁抵制特斯拉,呼吁尽快制造出更优更安全的国产电汽车真有钱的人谁会买特斯拉呢,都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主,二三十万左右的一辆电动车买不起吗?真有钱这牛逼哄哄的你自己命都不要了我们还有啥说的,如果你真有那一刻希望你别害别人就行了。

至于网上铺天盖地“喜提特斯拉”,呵呵,大家就当个笑话看看就好!真正的特斯拉车主都希望维权女士赢,因为有自己的共同利益!那些网络水军都是没车买不起的原因大家都知道!出了问题的车特斯拉不是积极的去解决。一直在推特。这种企业最终受损的还是它自己。

是非曲直应该遵循以理服人,任何一方都不能血口喷人,欺骗观众。包括主流媒体,要发表有价值的评论。否则就等同于打着爱国之名,行着摸黑中华之实,让人耻笑。

易车原创 2021年,特斯拉以93.57万辆的年销量成绩横扫全球,但同样也是在这一年,特斯拉开启了全球大规模召回,涉及上百万辆车型,而且仿佛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一发不可收拾,仅在中国就召回了六次。进入2022年召回仍在继续,春节期间我有同事就收到了特斯拉的召回短信,上周2月18日,特斯拉又发布了新的召回计划。

为何摒弃了以往割韭菜式降价模式,2021年价格一涨再涨的特斯拉反而没有把好品质关?面对涨价、减配、召回,特斯拉中国车主又该何去何从?

2021年销量横扫全球 中国销量仅次于比亚迪

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注册销量650.14万辆,而特斯拉以93.57万辆的销量摘得全球销冠,是排名第二的比亚迪的1.6倍,相比2020年增长43.6万辆,增幅高达87.2%。

从销量结构来看,中国和美国是特斯拉最主要的两大市场,分别占品牌全球销量的33%、38%左右。其中在中国市场,特斯拉2021年全年交付量约32.1万辆,相较2020年全年约13.7万辆同比增长了约133%,大家以为的负面舆论造成销量下跌的现象并没有出现。

从产品结构来看,Model 3和Model Y是特斯拉两大主销车型,分别取得了全球新能源乘用车年销量冠军和亚军。Model 3全球销量近51万辆,占到特斯拉总销量的54%,Model Y销售40万辆,占43%。回溯全年历月销售结构,Model 3的份额在走低,而Model Y销量则直线上升。

从竞争对手来看,特斯拉在中国的主要对手是比亚迪,2021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全年销量约59.4万辆,就国内而言,销量无疑超过特斯拉,是国内的新能源年销冠军,但净利润却完全无法与特斯拉匹敌。

赚钱的只有特斯拉 其他都是陪跑

据比亚迪年报显示,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1300.55亿元,同比增长22.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8亿元,同比减少31.63%。其中第一季净利润1.02亿元、第二季度3.77亿元、第三季度10.48亿元、第四季度12.63亿元。总营收增加了,但净利润却下降了,这本身就有问题。而且这里的净利润是整个公司的,单独计算新能源会更少。

而特斯拉官方发布,2021年实现营收538.23亿美元,净利润55.19亿美元,第一季度净利润4.38亿美元,第二季度净利润11.42亿美元,第三季度净利润16亿美元,第四季度23.21亿美元。

也就是说,2021年中国新能源车从销量上看,比亚迪领先,但从利润来看,特斯拉赚钱的能力遥遥领先,至少是比亚迪的10倍。而比亚迪还是国内销量最大的新能源品牌,其他的五菱依靠神车MINIEV年度销量突破40万,但利润和卖电动自行车差不多。

其余品牌较好的如小鹏、蔚来、理想、哪吒,全年交付分别为98155辆、91429辆、90491辆、69674辆,均未超过10万辆,至于净利润那都是负亿元为单位的。所以2021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特斯拉依然是最大赢家,国内其他车企都还在赔本赚吆喝的阶段。

在这样的情况下特斯拉反而还开启了涨价模式,2021年Model Y一年五涨,Model 3在2021年最后一天还在涨价,到2022年都涨疯了。2020年是降价割韭菜,老车主不愿意,没想到2021年改成涨价模式还能继续割韭菜,因为成理财产品了更有买的理由。

亮眼业绩背后的反思 产品问题不断召回频繁

都说福祸相依,2021年特斯拉销量狂奔的同时,也给产品品质留下了诸多隐患。2021年特斯拉仅在中国就发布了6次召回计划,涉及车辆超过50万辆,各位车主也可以自查一下自己的特斯拉车型是否在召回清单中。

2021年2月5日,特斯拉中国宣布召回生产日期在2013年9月18日至2018年2月20日期间的部分进口Model S车辆,共计20,428辆;召回生产日期在2016年3月12日至2018年2月16日期间的部分进口Model X车辆,共计15,698辆,合计召回数量超过3.6万辆。原因是部分车辆装载有eMMC多媒体存储卡,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的不同,eMMC硬件会耗尽每个存储单元的寿命周期,这种损耗情况可能会导致中央显示屏软件功能的故障,并可能间接导致倒车影像故障、除霜/除雾控制故障和外部转向灯无法点亮的故障,存在安全隐患。

2021年6月3日特斯拉中国召回734辆进口Model 3。原因是螺丝没拧紧!其中311辆前排座椅安全带的螺丝没能拧紧,在极端情况下螺丝松动会导致安全带不能正常使用;另外423辆刹车螺丝没有拧紧,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轮胎无法正常转动或轮胎承受过大压力,有安全隐患。

2021年6月26日特斯拉中国召回35,665辆进口<a class="hidden" hr

文章标签: # 特斯拉 # 汽车 # 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