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购车建议 购车建议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系列深度报告_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纵析

tamoadmin 2024-05-25 人已围观

简介1.新能源汽车的相关产业2.新能源汽车上游,中游,下游产业链3.一文读懂51家上市企业三季报 | 新能源汽车产业或迎新周期4.我国新能源汽车换电市场产业链分析5.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及其发展6.新能源汽车15年规划报告出炉,2035年或成市场主流7.新能源汽车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8.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研究第四章——动力电池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发展观察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日前在京举行,与会人士

1.新能源汽车的相关产业

2.新能源汽车上游,中游,下游产业链

3.一文读懂51家上市企业三季报 | 新能源汽车产业或迎新周期

4.我国新能源汽车换电市场产业链分析

5.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及其发展

6.新能源汽车15年规划报告出炉,2035年或成市场主流

7.新能源汽车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8.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研究第四章——动力电池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系列深度报告_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纵析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发展观察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日前在京举行,与会人士普遍认为,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成果突出,正不断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巩固自身发展优势,持续释放创新活力。

产业发展成绩显著

“2022年是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论坛上表示,我国继续实施财税金融、积分管理、道路通行等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行业企业加快创新步伐,产业发展交出了一份亮丽答卷。

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售688.7万辆,比上年增长93.4%;产销量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25.6%……一系列亮眼数据,折射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势头正劲。

市场规模领先的同时,产业加快技术创新步伐,相关基础设施网络生态也日益完善。量产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到300瓦时/公斤;截至2022年底全国累计建成充电桩521万台、换电站1973座;2022年新能源汽车出口67.9万辆,同比增长1.2倍……

同时,新能源汽车与能源转型加速融合发展。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新能源汽车通过充电设施与电网进行能量交互,可以将可再生能源发的电有效消纳。目前在山东、四川、陕西等14个省份进行了绿电交易,累计完成了52亿千瓦时的交易电量,减少碳排放约500万吨。

顺应新形势迈向新阶段

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不断顺应新形势、新变化。

辛国斌表示,在技术创新方面,电动化领域的车辆安全性、低温适应性还需进一步提升。智能化领域的自动驾驶系统可靠性,还需要充分验证。在支撑条件方面,锂、钴、镍等上游资源稳定供应能力有待加强,居民小区、高速公路、农村地区充换电设施还有短板。

从市场情况看,整车价格竞争受到业内普遍关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认为,新能源汽车革命与汽车产业转型深度叠加。“新能源车的成本仍然高于燃油车。品牌和影响力溢价在上升,市场进入了淘汰赛阶段。”他说。

与此同时,在欧阳明高看来,新能源汽车大规模的快速普及超出了电力行业的预期,城市配电网的负荷压力大。同时我国新发展的充换电产业链商业模式还不成熟,标准化、规范化程度还不高。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一个全面市场化的拓展期。”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表示,中国汽车产业正在迈向现代化新征程,进入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全面升级新阶段,我国还需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跨部门协同机制,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实现产业创新引领和高质量发展。

加强技术创新保持发展先机

论坛上,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新形势,多位与会人士提出,要持续加强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推动设计过程、生产制造、循环利用全环节的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促进汽车产业链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

“多学科融合创新成为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的重要范式。”科技部副部长相里斌表示,汽车产业的产业链非常长,覆盖面很广、带动性很强,可以作为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和先进制造等领域前沿高技术的重要集成应用载体。

在万钢看来,全球汽车产业低碳发展是一个大趋势、大方向。要逐步从能源供给、材料供应、生产过程、交通出行等多个方面实现低碳化。同时加大开放合作的力度,促进全球汽车产业低排放。

推动中国车企出海,吉利控股集团总裁、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表示,面对全球市场,中国新能源汽车已具备了强大的竞争力,全球市场目前是真正的蓝海。另一方面,新能源品牌大规模出海参与国际竞争也有助于进一步释放创新和增长活力。

新能源汽车的相关产业

第一个,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概览。

新能源汽车指的是使用非常规车用燃料,也就是汽油以及柴油等作为动力来源的汽车。按照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量从2014年的7.8万辆上涨到2018年的127万辆,年复合增长率在100.9%。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日渐成熟,上游以及下游协同合作能力加大,新能源汽车生产工艺将得到改良以及提升。与此同时,建设智能化工厂有助于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效率。

新能源汽车分为三种,分别是纯电动汽车以及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还有燃料电池汽车。其中,纯电动汽车以及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是我国汽车市场最多见的新能源汽车类别。

纯电动汽车指的是驱动力完全由电能供给,由电机驱动的汽车。电机的驱动电能来自车载充电储能系统或是其他能量储存装置。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指的是可以至少从可消耗燃料以及可再充电能,也就是能量储存装置两种车载储存的能量里面得到动力的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车身上既有汽车发动机,也有电动机,车身除了有汽油加注口,还有外接电源接口,能够为电池充电。燃料电池汽车指的是把燃料电池系统作为单一动力源,或是把燃料电池系统以及可充电储能系统作为混合动力源的电动汽车,现在的燃料电池汽车主要动力来源是氢气。

第二个,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上游是矿产资源领域。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零部件生产所需要的基础原材料涵盖锂、铜、锰、钴、镍、石墨和稀土,还有其他矿石原料。

汽车动力电池的基本材料部件涵盖正极材料以及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我国的汽车动力电池主要是锂电池,车用动力电池涵盖磷酸铁锂电池以及三元材料电池,还有锰酸锂电池和钴酸锂、钛酸锂电池等种类。磷酸铁锂和镍钴锰三元材料是使用范围最广泛的电池正极材料,二者在乘用车行业的装机总量已经突破95%。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中游是关键零部件领域,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零部件涵盖动力电池以及驱动电池,还有电控系统。近几年,我国动力电池领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新能源汽车对动力电池的需求很大,例如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比亚迪作为代表的动力电池公司占据较大优势,其中,宁德时代在锂电池领域的市场占有率突破八成,有垄断市场的绝对优势。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下游是整车制造领域,参与者主要是国有整车公司,例如北汽蓝谷和中通客车、厦门金龙为主,其他有比亚迪以及新势力,例如蔚来和小鹏等

新能源汽车上游,中游,下游产业链

新能源汽车的相关产业如下:

1、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是电池,因此电池产业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电池产业包括电池材料、电池制造、电池回收等。

2、新能源汽车需要充电设施进行充电,因此充电设施产业也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充电设施产业包括充电桩制造、充电站建设等。

一文读懂51家上市企业三季报 | 新能源汽车产业或迎新周期

一,上游——原材料生产与加工

1,锂:赣锋锂业,天齐锂业,盛新锂能,融捷股份;

2,钴:华友钴业,寒锐钴业,海南矿业,天奇股份;

3,镍:兴业矿业,科力远,格林美;

4,碳(石墨):永东股份,黑猫股份,碳元科技;

5,氢:卫星石化,金宏气体,金能科技;

6,稀:北方稀土,盛和资源,五矿稀土;

7,磁材:金力永磁,横店东磁,正海磁材,三环集团;

8,正极:德方纳米,丰元股份,容百科技,当升科技;

9,负极:杉杉股份,璞泰来,博迁新材,中科电气;

10,点溶解:天赐材料,石大胜华,新宙邦,多氟多;

11,隔膜:恩捷股份,璞泰来,鑫源材质,中材科技;

12,导电剂:斯迪克,天奈科技;

二,中游——零部件生产与回收

1,电池: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德赛电池;

2,电机:江特电机,宏发股份,国轩高科,潍柴动力;

3,电控:八方股份,利元亨,德赛西威,菱电电缆;

4,电子:均胜电子,法拉电子,得润电子,通达动力;

5,车饰:拓普集团,宁波华翔,光启技术,常熟汽饰;

6,拆解:骆驼股份,华宏科技,格林美,天奇股份;

三,下游——汽车整车

整车:比亚迪,长安汽车,北汽蓝谷,长城汽车;

充电桩:特锐德,易事特,英杰电气,中能电气;

我国新能源汽车换电市场产业链分析

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的临界点已至。

文丨杜巧梅

随着整体汽车市场“金九银十”销量增长的带动,新能源汽车产业也一改上半年颓势,在第三季度表现亮眼。

近日,多家A股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相关上市公司陆续公布了2020年三季度财报。据不完全统计,已披露三季报的51家新能源产业链上市公司中,有24家实现盈利;与上半年业绩相比,其中有38家三季度净利润得到改善。

整车企业中,新能源汽车龙头比亚迪(002594.SZ)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45.20亿元,同比增长40.72%,净利润17.51亿元,同比增长1362.66%?;供应链企业中,宁德时代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7亿元,同比增长0.8%,实现净利润14.2亿元,同比增长4.24%,实现今年来首次单一季度净利正增长。

此外,今年以来在特斯拉销量快速增长的带动下,54家特斯拉产业链上市公司中,29家公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

在业内看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业绩的改善,与新能源汽车需求的提高和国家政策的扶持密切相关。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自7月份新能源汽车在年内首次出现同比正增长以来,9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实现13.6万辆和13.8万辆,同比增长48%和67.7%;前9月累计产销73.8万辆和73.4万辆,分别下滑18.7%和17.7%,下滑幅度逐渐收窄。

销量的大幅攀升推升了相关上市公司的股价。WIND数据显示,进入下半年来,A股新能源汽车指数累计上涨近30%,大幅跑赢大盘。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在补贴退坡关键时期,叠加疫情影响的双重冲击,整个产业加快了内部的结构性调整,两极分化也更加严重,头部企业竞争力进一步显现。

整车企业两极分化

进入第三季度,中国电动车市场逐渐回归发展常态,市场的格局调整体现得更为明显。补贴时代的电动车普及主力出租、网约等营运类车辆市场,在今年遭遇着较大的挑战,而私人消费市场却逆势上扬。

在私人消费市场,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高低两端同时发力。一方面,起售价不足3万元的五菱宏光MINI?EV加快抢占低端市场;特斯拉、蔚来、理想等在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亮眼。

而需求端的变化直接传递到整车企业,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也实现触底反弹。9月,公司乘用车全系实现销量40905辆,同比增长2%;其中,新能源车实现销量18603辆,同比增长42.6%。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比亚迪9月销量超越特斯拉中国,位居上汽通用五菱之后,排名第二。

值得一提的是,对标特斯拉Model?3,比亚迪新上市的高端电动车汉EV取得了不错的市场表现。最新数据显示,汉EV9月交付5612辆,环比大增40.3%。

今年1-9月,比亚迪实现营业收入1050.23亿元,同比增长11.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14亿元,同比增长116.83%。

得益于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以及动力电池上的发展前景,比亚迪被投资者看好,股价一路飙升。截至11月2日收盘,比亚迪报收167.98元,年内累计涨幅已超过232%。此外,比亚迪在今年7月超越上汽集团成为中国市值最高的车企,目前,比亚迪的最新市值为4582亿元。

与比亚迪形成对比的是,北汽蓝谷(600733.SH)今年以来营业收入、利润双双下滑。

10月29日晚间,北汽蓝谷公布的2020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9.22亿元,同比下滑78.16%;实现净利润-28.84亿元,同比下滑820.15%。

北汽蓝谷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及市场情况影响,预计2020财年公司累计净利润将可能为亏损。

事实上,受到新能源汽车市场消费格局变化以及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北汽新能源今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北汽蓝谷此前公布的产销数据显示,今年前9月,北汽新能源的销量仅为2.1万辆,同比下滑78.57%。

面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由补贴时代向市场化阶段的过渡,北汽新能源亟需找到长远的发展方向。

“现在到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的一个临界点。从特斯拉在很多城市拿下销量冠军可见一斑。消费者开始更关注新能源汽车产品身上新的技术,新的用户体验,更加快速的迭代,以及更加良好的用户体验。”10月24日,北汽新能源总经理刘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

而为了发力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北汽新能源推出了全新高端新能源品牌ARCFOX。此外,北汽蓝谷增加了在研发方面的费用支出,希望通过产品与技术的提升,增强自身的实力。财报显示,今年前9月,北汽蓝谷的研发费用为4.22亿元,同比增长了43.56%。

政策驱动,行业或迎新周期

而随着购置补贴、充电补贴、使用环境优化、汽车下乡等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措施的密集推出,业内普遍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正迎来新的增长周期。

“2019年的补贴退坡以及2020年年初的疫情影响了新能源汽车的产销,而随着疫情逐步受到控制,新能源汽车销量逐步回升。展望未来,新能源汽车仍有望在政策和需求的双重驱动下,走出较好的行情。”中泰证券在研报中指出。

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密集的利好政策推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4月,工信部等部门出台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的文件,不仅明确年内不会退坡,且政策将延长至2022年;6月,工信部修改双积分管理办法,对具备节能减排优势的车型给予核算优惠。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放开市场等方面,多个部门、多个地区也都陆续出台政策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而自7月份以来的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与上海地区即将实施的限行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新能源汽车需求的增长。

近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等文件的出台,进一步确定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

按照规划,至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占汽车总销量比重将达15%至25%,其中纯电动占比90%以上,届时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500万辆;2035年,中国新车销售将完全设定为环保车,其中50%为纯电汽车,50%为混动汽车。

“得益于国家顶层设计和政府对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支持,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稳中有升。预计四季度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迎来全面的增长。”11月2日,有长期研究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业内人士表示,未来针对新能源车的配套设施也会成为市场增长点。

而从三季度业绩来看,国内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在第三季度实现年内营收和净利润的首次双增长。第三季度,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127亿元和14.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8%和4.24%。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15.22亿元,同比下降4.06%;实现净利润33.57亿元,同比下降3.10%。

南都电源、德赛电池、星源材质、中科电气、赢合科技、先导智能、寒锐钴业、五矿稀土、铜陵有色等多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电池企业、隔膜企业、负极材料企业、锂电设备企业、矿业公司业绩均出现大幅增长。

开源证券研报预计,新能源汽车行业和公司已经出现业绩的拐点,这一业绩拐点是行业中周期的重要临界点,拐点之后的向上周期有望持续两到三年。

此外,华西证券也在研报中指出,目前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处于低位,增长趋势明确。充电桩是新基建领域之一,充电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将与新能源汽车推广形成优势互补、实现协同发展,充电痛点的解决将推动新能源汽车普及,而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长也将促进充电桩使用效率提升、刺激投资规模加大。充电桩有望进入建设大年,设备商及运营迎来较好发展机遇。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及其发展

我国新能源汽车换电市场?产业链分析

新能源汽车换电市场产业链主要由上游动力电池、换电系统、充电系统、整车制造商等;中游是换电站运营商及动力电池回收;下游应用于各类新能源汽车。中国新能源汽车近两年来高速发展,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2022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1310万辆,纯电动汽车保有量1045万辆。

随着终端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增加,以及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用户补能需求较难得到满足的问题日益凸显。2020年,换电站第一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中国新基建的七大重要领域之一。2022年3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2022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也提出,要“加快构建完善电动汽车充换电标准体系,推进纯电动汽车车载换电系统、换电通用平台、换电电池包等标准制定”。

在能源约束和环境污染的背景下,国家将开发新能源作为改善环境和节约成本的重要措施,电动汽车已经呈势不可挡的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续航能力越来越强。

截至2022年12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充电桩179.7万台,其中直流充电桩76.1万台、交流充电桩103.6万台。从2022年1-12月,月均新增公共充电桩约5.4万台。与充电桩快充、慢充两种补能模式对比来看,换电的补能时间在5分钟左右,其补能效率远高于快充与慢充,能够有效缓解当前用户的补能时间焦虑。

中国换电市场发展主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探索期(2007-2012),国家电网牵头,示范基地为主,换电模式进入市场,形成“换电模式为主,充电模式为辅”的发展格局;沉淀期(2013-2018),充电模式成为市场发展的主流,主导快充、兼顾慢充,换电模式发展缓慢;发展期,车企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电池租赁消费方式,换电模式再次得到关注,形成充电与换电模式并行发展。

随着公共交通领域全面电动化发展进程加速,换电模式发展空间较大。当前,换电模式具备的补能高效、快速、安全、购置成本低等优势,能够极大满足出租车和网约车、公交车、货车以及私家车的充电需求。

2019年至中国换电站保有量为306座,2020达到555座,2022年,2022年换电站保有量增长到1973座,较2021年增长52%。按近几年的发展速度,预计2023年中国换电站保有量有望达到2400座。 截止2022年12月,中国换电站主要奥动新能源、蔚来、吉利、国家电网、博众等企业参与建设。

更多关于新能源汽车换电行业的全面数据和深度分析,《2023-202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换电市场全景调查与市场年度调研报告》。《2023-202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换电市场全景调查与市场年度调研报告》为共研产业研究院自主研究发布的行业报告,是新能源汽车换电领域的年度专题报告。

《2023-202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换电市场全景调查与市场年度调研报告》从新能源汽车换电发展环境、市场运行态势、细分市场、区域市场、竞争格局等角度进行入手,分析新能源汽车换电行业未来的市场走向,挖掘新能源汽车换电行业的发展潜力,预测新能源汽车换电行业的发展前景,助力新能源汽车换电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新能源汽车15年规划报告出炉,2035年或成市场主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率逐步提高,城市人口日渐增多,人们也更加注重生活的质量,对出行便利性的要求提高,且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对绿色出行也有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应运而生。

结合环保的需求,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在我国“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到聚焦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氢能等产业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等。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明确了新能源汽车在2025和2035年的发展目标。在政策的推动下,我国本土汽车整车制造企业比亚迪、吉利、江淮等企业都开始了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制造做出了部署。

新能源汽车产业产业链全景梳理:新能源汽车制造成为重要的一环

新能源汽车上游主要为原材料,包括电解液、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等,这些材料经过加工制成新能源汽车所需的零部件,如:电池、电控、电机等。

对于新能源全车而言,电池、电控、电机等零部件相当于传统燃油汽车的发动机,对于新能源汽车犹如心脏般的存在,电池、电控和电机技术的发展关系到新能源汽车的续航历程,动力系统等关键指标。

新能源汽车行业产业链的下游主要为新能源汽车的整车制造,是新能源产业链中最重要的一环,目前在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主要包括纯电动新能源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上游的电解液供应商包括天赐材料、多氟多、江苏国泰等;正极材料供应商包括当升集团、厦门钨业等;负极材料供应商包括璞泰来、天赐材料等;隔膜的主要供给企业包括沧州明珠恩捷股份等。

新能源汽车中游主要为零部件,包括电池、电控、电机、汽车电子等,其中汽车电池供应企业包括宁德时代、欣旺达等;电控主要供应企业为汇川技术、万向海潮、蓝海华腾等;电机主要供应企业为正海磁材、方正电机、大洋电机等;汽车电子供应企业主要为宏发股份、均胜电子等。

新能源汽车下游主要为整车制造,主要企业包括比亚迪、广汽集团、小鹏汽车、蔚来汽车等。其中,比亚迪和广汽集团为传统车企转型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而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则是由互联网公司转型到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热力地图:山东和广东分布最集中

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区域分布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产业链企业主要分布在山东、广东、江苏等沿海地区,在湖南、浙江、河南和四川也有企业分布,但相对而言企业分布较少。

从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企业分布情况来看,广东和上海代表性企业较多,同时,北京、安徽、重庆、河北代表性企业也相对较多,如北汽蓝谷、江淮汽车、长安汽车等。

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分布图:山东最多

目前,我国规模以上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共有59个,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西、广东、湖北等省份,其中山东省共有12个。

新能源汽车产业代表性企业产能/产量情况

目前,布局了新能源汽车原材料——电解液、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和隔膜的代表性企业有当升科技、杉杉股份、璞泰来、沧州明珠等;布局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电池、电机、电控的企业有正海磁材、方正电机、万向钱潮、蓝海华腾等;布局了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的龙头企业为比亚迪和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产能/产量强开如下:

新能源产业代表性企业最新投资动向

2020年以来,新能源汽车产业代表性企业的投资动向主要包括建设子公司、扩建产能等。具体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代表性企业最新投资动向如下: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新能源汽车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回顾今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发展趋势可以说是逐步复苏且稳中向好。根据中汽协的数据显示,今年9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6万辆和13.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和67.7%,刷新了新能源汽车的当月产销记录。

就在新能源市场稳步前进的节点,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下发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指引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15年的发展方向,而此份文件距离此前征求意见稿的发布仅不到1年的时间,侧面印证了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视程度。

不过为了避免各位吃瓜群众觉得文章太长不看的尴尬,此次只挑选规划文件中重要的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明确未来新能源产业愿景

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愿景,预计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竞争力将得到明显增强。纯电动乘用车百公里平均电耗将降至12?kWh,新能源车型的销量将达到整体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

相较于此前的征求意见稿,正式规划文件由原来新能源车型2025年25%的销售总量下降至20%,整体目标更加稳健。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中的描述,其预计我国纯电动和PHEV车型将在2025年占整体汽车市场销量的15%-25%,2030年将打造30%-40%。为此,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表示:他认为20%的目标肯定能实现,25%的目标是有希望的。

对于百公里电耗方面,此前征求意见稿中百公里电耗为11?kWh,正式文件将百公里电耗提升1?kWh。崔东树认为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不用简单的电耗约束处在初步发展的新能源总体产业,当前中国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高端化上做的不错,应该给更多的发展空间。

根据规划文件阐述,预计到203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核心技术应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质量品牌具有较强的国际行业竞争力。届时,纯电动车型将成为销售市场上的主流,公共领域将采用全面电动化,同时燃料电池汽车将逐步实现商业化应用,搭载高度自动驾驶的车型应该实现规模化覆盖,充换电网络相较于如今变得更加完善便捷。或许到那时,充电就不再是束缚新能源车远行的绊脚石,既能够促进节能减排,同时又不影响社会运行效率。

完善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如果说新能源车型展望愿景是为我们规划了一副未来的美好蓝图,那么具体到落实层面还得看基础建设情况。规划文件指出,要加快新能源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做到科学布局,同时加强城乡建设规划、电网规划及物业管理、城市停车等各方面统筹协调能力。

居民区充电服务点方面,将积极推广有序慢充为主、应急快充为辅的充电理念。而在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中,将加快形成适度超前、快充为主、慢充为辅的战略布局。同时鼓励开展换电模式,加强大功率充电、无线充电等新型充电技术研发,提高新能源车型充电便利性。

俗话说资本的嗅觉是最灵敏的,就在新能源规划公布第二天,充电桩概念股持续走强,截至11月3日收盘,汉宇集团、英可瑞等多股涨停,易事特、天迈科技、南京聚隆等涨幅均超过5%。

除了充电桩合理布局之外,规划文件中还指出将推进新一代无线通信网络建设,推进新一代无线通信网络建设,加快车联网无线通信(C—V2X)标准制定和技术升级。同时推进道路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升级,加强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标线、车载终端之间的互联应用,推进城市道路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改造相关标准制定和管理平台建设,为将来实现自动驾驶提前布局。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我们的薄弱短板就是产业基础能力,虽然从数据上看起来很美,但实际基础并不扎实,很多自主品牌的可控能力不足,此次规划文件要求强化产业链,恰好给各方做好产业基础能力打开了时间窗口。

提升核心技术研发实力

对于任何产业发展来说,只有打好了基础设施能力,才能够进一步提升自身实力。根据新能源规划文件中显示,未来将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深化“三纵三横”研发布局。即以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动(含增程式)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为“三纵”,布局整车技术研发,提升电池管理、结构设计等安全技术水平,提高新能源车型整体综合性能。

除了车型布局之外,以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驱动电机与电力电子、网联化与智能化技术为“三横”,探索并构建新一代电动车型驱动系统解决方案,开展动力电池与燃料电池系统的技术公关,提升关键技术、先进工艺、核心零部件等方面的研发能力。

同时未来将会加快建设共性技术创新平台,以龙头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为主的联合研发机制,从不同技术路径积极探索,提高关键技术供给能力。引导汽车、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方面的跨领域合作,建立面向未来的新能源车型、智慧能源、交通创新服务平台。

在跨界方面,目前走的较远的就是华为,前不久华为推出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独立品牌-HI。根据华为官方介绍,HI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包括:全新的计算通信架构和五大智能系统。能够实现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智能网联和智能车云,以及激光雷达、AR-HUD等全套的智能化部件,给各位主机厂车型未来跨领域合作打开了一扇大门。

确立“新三化”路线

此前对于不少车企而言,常常挂在嘴边都是“新四化”路线。所谓“新四化”,即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此次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文件中首次删除了共享化,文件中表示: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汽车与能源、信息通信等领域加速融合,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将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

为此,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此次删除共享化的意义很大,共享化根本不是新能源发展的目标,仅是一种商业模式,而且汽车共享在中短期是不现实的。

现实情况也应证了这一点,从共享经济开始衰落之时,除了共享单车面临倒闭潮之外,多家共享汽车企业也不堪资金、运营等重负,陆续暂停了部分或整体的共享汽车业务,甚至部分资金不足的企业已经宣告破产。所以此次规划文件中删除共享化,对于现在的用车环境来说是较为合理的取舍。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发布,一方面代表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长期发展的决心和力度不变,另一方面也形成了对于新能源车企及其产业链的长期利好。华西证券研究报告指出,当前新能源汽车政策支持力度有增无减,且新能源汽车目前渗透率尚处在低位,未来整体增长趋势较为明确。

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此次规划文件的发布,意味着未来国内新能源市场将会不断完善,同时日常新能源使用便携程度以及车辆整体实力将得到大幅度增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研究第四章——动力电池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早在19世纪,新能源汽车就已经登上了世界历史舞台,但一直未能达到商用规模。直到20世纪末期,石油资源日趋枯竭和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日益加深,加快了新能源汽车商业化进程。如今,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世界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尽管,新能源汽车在面对能源和环境挑战方面优势明显,但技术仍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方面,动力电池技术尚未取得根本性突破;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是一大挑战。

报告全方位分析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各环节的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通过对比分析新能源汽车主要技术路线技术特性及国内外新能源汽车技术差距,探寻新能源汽车行业未来技术发展方向及技术投资机会。

共研网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报告中的资料和数据来源于对行业公开信息的分析、对业内资深人士和相关企业高管的深度访谈,以及共研分析师综合以上内容作出的专业性判断和评价。

分析内容中运用共研自主建立的产业分析模型,并结合市场分析、行业分析和厂商分析,能够反映当前市场现状,趋势和规律,是企业布局煤炭综采设备后市场服务行业的重要决策参考依据。

行业发展空间:

2020年12月,我国电动 汽车 保有量492万辆,据我国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规划中2025年电动 汽车 销量占比20%,以每年2500万辆的整车销量来看,预计2025年电动车保有量将达到2000万辆,与2020年相比年复合增长率25%,平均70度电/辆,则五年内将新增储能系统装机设备1400GWh,以售价1元/Wh计算, 新能储能市场规模1.4万亿元 。

目前市面上电池根据电解质状态不同大致可分为液态电池、半固态电池、准固态电池和全固态电池。液态电池仅含有液体电解质,半固态电池以氧化物复合电解质为主,准固态电池以聚合物复合电解质为主,而全固态电池以硫化物复合电解质为主。

正极材料主要是磷酸铁锂,三元材料,锰酸锂,钴酸锂等,负极材料主要是石墨烯等。据ICC鑫椤资讯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四大正极材料总产量51.9万吨/+20.8%,其中磷酸铁锂材料表现强势,产量达到14.2万吨/+45.7%。钴酸锂与锰酸锂正极材料的产量分别为7.38万吨及9.2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4.8%及21.6%;三元材料产量增速最缓,仅7%,全年总量为21万吨。负极材料产量达到46万吨/+28%。全球负极材料市场继续向中国集中,2020年中国负极材料产量已经占到全球总产量的85%左右。

政策总结:

2020年3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确定将新能源 汽车 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2年,原计划到2020年底结束。

2020年7月,工信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等3部门在发布《关于开展新能源 汽车 下乡活动的通知》,活动时间为2020年7月-2020年12月。期间 汽车 企业给出让利,并在此基础上推出5000 元 的置换补贴,促进入门级电动车在三四线及以下地区替代低速车。 2021年工信部取消动力电池白名单,LG化学,SDI,SKI等外资将重新进入中国市场。

2020年10月27日,《节能与新能源 汽车 技术路线图2.0》重点强调了总体能耗的控制。要求2025年、2030年和2035年乘用车总体百公里平均油耗分别达到4.6L、3.2L和2.0L。新能源 汽车 2025年渗透率达到20%,2030年达到40%;到2035年新能源 汽车 渗透率则要达到50%以上,其中纯电动则将占到新能源 汽车 的95%以上,纯电动 汽车 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同时,2025年、2030年和2035年,混合动力节能 汽车 分别要占到50%、75%和100%。也就是说,到2035年,我国新销售的 汽车 将有一半以上是新能源 汽车 ,其余全部都是混合动力的节能 汽车 。具体规划 下 表:

动力电池主流类型:

4680电池: 松下将于2021年为特斯拉制造4680圆柱电池,该电池直径46mm,长80mm,单体电芯型号比21700更大,能量密度提升至300Wh/kg,输出功率提升6倍,搭载该电池的电动 汽车 续航里程可提高16%,新电池每千瓦时成本降低14%。此外,4680电池采用全新“无耳级”技术,使得正负极流体与盖板/壳体直接连接,电流导电面积成倍增加,电流传导电流传导面积成倍增大,传导距离缩短,从而大幅降低电池内阻,减少发热量,可大大延长电池寿命,提高充放电峰值功率。马斯克还透露2021年下半年推出的特斯拉MODEL SPlaid三电机高性能版将配备全新结构电池组就包括4680锂电池。

百万英里锂电池:

特斯拉的百万英里电池是一种锂离子电池,采用新一代“单晶”NCM532正极和一种新型先进电解质,采用单晶镍钴铝电极,镍含量达到50%,钴元素20%,并加入人造石墨,可使电动 汽车 持续行驶100万英里(约160万公里),目前特斯拉使用的电池寿命仅为50万公里,。该“超长寿命电池”实现装车后就算报废了还可以继续使用,对天气,地形等外部因素限制较小,能达到4000次充放电循环。该电池与宁德时代合作,将在中国首推。

通用 汽车 也表示正在开发使用寿命达100万英里的电动 汽车 电池,但尚未公布推出时间表。

蜂巢2020年推出两款无钴电池,其中一款产品容量为115Ah。电芯能量密度为245Wh/kg,电池使用寿命达15年或120万公里。

比亚迪量产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体积能量密度比传统电池提升了50%,电池使用寿命超100万公里。其正极是磷酸铁锂,属于磷酸铁锂电池范畴,系统能量密度140Wh/kg,续驶里程约600公里。不含重金属,减少环境污染;体积变小,侵占小。重量减轻,自损能耗降低;安全性提升,在高温、过充、挤压、针刺等情况下,降低电芯爆炸的概率。

NCMA超高镍电池:LG能源计划2021 Q2开始量产镍含量90%的NCMA电池,并向特斯拉供应MODEL Y及下一代车型,该电池能量密度为161Wh/kg,电池包容量77KWh,续航里程594km。国内华友钴业和格林美已经进行NCMA四元材料量产准备,华友钴业1月8日启动年产12500吨NCMA四元前驱体材料项目,建设周期两年。格林美的NCMA四元前驱体材料正在进行客户认证。

固态电池

固态电池被认为是动力电池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正极(朝高镍三元方向)、负极材料(硅碳-蔚来或掺硅-上汽智己)其生产重点在负极材料,硫化物(CATL-2030年)和氧化物进展较快,样品正通过针刺测试,但还要做车辆测试,预计2021年下半年规模量产装车。固态电池中的固态电解质代替了液态电解质和隔膜,安全性好,充电时长短,单体能量密度(>350Wh/kg)和寿命(>5000次)都得以提升,但是固态电解液接触面积比液态差,导致其活性降低,导电率低,内阻大,因此采用创新架构模式,如双机架构技术、CTP、CTC、刀片电池可改善。但全固态电池想要规模化量产还需要5—10年。目前,法国Bollor、台湾公司、国内三家公司,台湾目前量产产量较小,且主要用于消费电子和可穿戴设备。

2021年1月9日,蔚来 汽车 在NIO DAY上发布了续航里程超1000公里的固态电池,计划于2022年四季度发布半固态电池包,届时其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将达到360Wh/kg,电池包带电量也将由现在的100kWh提升至150kWh,但仍需使用电解液,隔膜等,属于半固态电池。但是电池行业去隔膜和去电解液,预锂化,无钴化技术仍是行业发展大趋势。

市场格局

(一)装机量

1月13日,中国 汽车 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累计63.6GWh,同比累计上升2.3%。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38.9GWh,占总装车量61.1%,同比累计下降4.1%;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24.4GWh,占总装车量38.3%,同比累计增长20.6%,磷酸铁锂回暖势头明显。 从市场竞争格局看,国内市场宁德时代独占50%市场份额,比亚迪占14.9%、中航锂电、国轩高科占比超过5%。全球市场宁德时代连续4年居第一位,市占率约24.8%;韩国LG化学市占率约22.6%;松下占18.3%;比亚迪、韩国三星SDI、韩国SKI装机量占比分别为7.3%、5.9%、5.1%。

2021最新装机量排名:宁德时代>LG化学>日本松下>比亚迪>三星SDI>SKI

(二)产能

宁德时代2020年-2022年非合资产能分别为90/150/210GWh,2025年完成扩产计划后约达到450GWh;LG化学目前产能120GWh,2023年底扩建至260GWh;SKI目前产能29.7GWh,计划2023年动力电池产能达到85GWh 、2025年超125GWh;2020年底比亚迪电池产能达到65GWh,2021年和2022年包括“刀片电池”在内的总产能分别达到 75GWh 和 100GWh。

目前产能:LG化学>宁德时代>比亚迪>SKI

规划产能:宁德时代>LG化学>比亚迪>SKI

(三)供应分布

国外市场日本松下为特斯拉主要供用商,后引入宁德时代和LG化学。国内造成新势力的动力电池供应商为:蔚来 汽车 电池由宁德时代独供,理想 汽车 为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小鹏 汽车 为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威马 汽车 ,合众新能源的电池供应商就相对分散了。

A股相关标的最新消息:

宁德时代: 2020年2月至今追加近1000亿动力电池投资,新增布局产能300GWh,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将迈入TWh时代,而宁德时代作为全球动力电池龙头,有望在装机量和产能上稳拿第一宝座。

1月19日宁德时代公布两项固态电池专利:“一种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将锂前体、中心原子配体分散于有机溶剂中,形成反应初混液;将硼酸酯分散于有机溶剂中,形成改性溶液;将反应初混液与改性溶液混合,干燥,得到初始产物;对初始产物研磨、冷压、热处理得到固态电解质。该专利制备法可以显著提高固态电解质电导率,从而有利于提高全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一种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片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将硫化物电解质材料及掺杂于硫化物电解质材料中的硼元素,且电解质片表面任意位置的硼元素质量浓度B0与距离该位置100μm处的硼元素质量浓度B100的相对偏差(B0.B100)/B0不超过20%,可有效降低阴离子对锂离子的束缚作用,提升锂离子的传输能力;同时提升掺杂均匀度和电导率,降低界面阻抗,改善电池的循环性能。 比亚迪: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了比亚迪多款电池领域专利,其中包括“一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固态锂电池”,该专利提供了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固态锂电池,该正极材料可同时构建锂离子传输通道和电子传输通道,极大的提升了固态锂电池的容量发挥,首圈库伦效率,循环性能和高倍率性能。“一种锂离子电池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固态锂离子电池”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固态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低,安全性差的问题。“一种凝胶聚合物电池及其制备方法”表明比亚迪在半固态电池领域已有进展。

国轩高科: 1月8日发布新产品磷酸铁锂210Wh/kg软包单体电池和JTM电池磷酸铁锂210Wh/kg软包单体电池是全球已经亮相的磷酸铁锂体系单体能量密度最高的产品,搭配自主研发了高性能磷酸铁锂材料,高克容量硅负极材料和先进的预锂化技术,单体能量密度已经达到三元NCM5系水平,JTM中J是卷芯,M是模组,该产品电池材料大幅精简,制造过程大大简化,电池性能大幅提高,综合成本显著降低,电池包适应性大大增加。

与大众合作开发的MEB项目兼顾三元和铁锂两种化学体系的标准MEB模组设计,预计2023年实现量产供货。

欣旺达: 2019年4月收到雷诺-日产联盟的供应商定点信,未来七年内向其提供达115.7万台 汽车 使用的混合动力电池,保守预计订单金额将超过百亿元。2020年6月,日产宣布将与欣旺达合作共同为e-POWER系统开发下一代车载电池。

亿纬锂能:1月19日,亿纬锂能宣布荆门圆柱电池产品线开始投产,达产后圆柱电池年产能从2.5GWh提升至5GWh,年产数量达4.3亿颗,该系列电池将用于电动自行车。

孚能 科技 : 孚能 科技 是国内三元软包动力电池龙头企业,与吉利成立合资公司,未来合计产能达120GWh,其中2021年开工建设不少于20GWh。

文章标签: # 新能源 # 汽车 # 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