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购车建议 购车建议

蔚来 李想投了多少钱_李想投资蔚来汽车多少钱

tamoadmin 2024-06-15 人已围观

简介1.特斯拉蔚来理想小鹏股市增发抢钱:10天融120亿美元2.李想:汽车行业有个假门槛 ,给我10亿美金做到盈利易车讯 本周二,小米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正式宣布将会进军智能电动车领域。而随后,社交平台曝光了小米总部的聚会,包括了众多新势力造车和互联网科技公司的老板,其中分别有李斌(蔚来)、李想(理想)、何小鹏(小鹏)、王传福(比亚迪)、王兴(美团)、余凯(地平线)等人。另据从小米内部人士透露,

1.特斯拉蔚来理想小鹏股市增发抢钱:10天融120亿美元

2.李想:汽车行业有个假门槛 ,给我10亿美金做到盈利

蔚来 李想投了多少钱_李想投资蔚来汽车多少钱

易车讯 本周二,小米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正式宣布将会进军智能电动车领域。而随后,社交平台曝光了小米总部的聚会,包括了众多新势力造车和互联网科技公司的老板,其中分别有李斌(蔚来)、李想(理想)、何小鹏(小鹏)、王传福(比亚迪)、王兴(美团)、余凯(地平线)等人。

另据从小米内部人士透露,照片是华夏同学会聚会现场,今年是由雷军做东,而也与“小米造车”的时间点契合。

在3月30日晚间的发布会上,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宣布“小米造车”的消息。首期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雷军将兼任智能电动汽车业务CEO。雷军声称,将押上人生全部的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

发布会后,雷军在接受“央视财经?”采访时表示,小米汽车的具体名字还没有想好,可能还需要再花点时间,认真的评估,因为造车的周期比较长,快一点也需要三年时间,所以还有足够的时间决定叫什么品牌。

雷军表示,小米宣布智能电动汽车立项后,还会有一段时间认真做市场研究和产品规划。在汽车行业里面,时间表是6-9个月的时间,尽量缩短产品规划的过程。

谈到针对芯片缺货问题,雷军说,芯片缺货可能会持续两年,未来消费电子的产品越来越难买,而且也越来越贵。小米想要进一步往前走,成为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芯片这一战是绕不过去的。

根据我们此前获得的消息,小米电动车的品牌定位可能与小鹏汽车相当,和小米现阶段品牌升级,主打中高端大众化电子消费品制造商的定位相符。值得一提的是,雷军此前也曾投资过蔚来和小鹏汽车。

虽然目前关于小米电动车还没有明确的官方消息公布,但是有一件事可以确定,就是如果未来可以量产的话,能预计到小米电动车将会与米家生态链高度融合,通过5G互联技术真正实现汽车、家庭、办公室等场所的万物互联,同时新车预计还会拥有高级别自动驾驶能力。

此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未来的小米电动车会采用哪种方式量产?

首先是大家熟悉的蔚来汽车模式,简单来说,就是由蔚来汽车负责研发,然后由江淮汽车负责代工制造的方式进行产品量产。

其次是通过自行解决汽车生产资质的问题,然后直接自己投资工厂和人员,进行电动车的生产和销售。

特斯拉蔚来理想小鹏股市增发抢钱:10天融120亿美元

近日,造车新势力之一的理想汽车发生了工商变更,原本是一件平常的事儿,但对理想汽车来说却影响颇大,原因很简单,其注册资本不但打了6折,更是有18位股东退出。

根据企查查的信息,理想汽车的运营主体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5月14日发生了注册资本变更、企业类型变更和股东变更。其注册资本由72528.9826万元人民币减少到43370.565万元人民币,从7.25亿到4.34亿,注册资本减少幅度超过40%;企业类型则由“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而在股东方面,退出的18位股东名单如下:

1.嘉兴创冠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退出前持股10.04%;

2..广东一为投资有限公司,退出前持股4.80%;

3.宁波梅山保税港区车同诺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退出前持股4.14%;

4.宁波梅山保税港区车与诺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退出前持股4.14%;

5.北京首新车和管理咨询中心(有限合伙),退出前持股2.92%;

6.吉林省首吉车和咨询中心(有限合伙),退出前持股2.10%;

7.宁波天时仁合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退出前持股1.95%;

8.中国银泰投资有限公司,退出前持股1.58%;

9.车美(上海)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退出前持股1.55%;

10.成都首和丝路企业管理咨询中心(有限合伙),退出前持股1.46%;

11.平潭鼎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退出前持股1.42%;

12.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泰翊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退出前持股0.53%;

13.北京兴锐未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退出前持股0.45%;

14.平潭九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退出前持股0.41%;

15.北京王科科技有限公司,退出前持股0.30%;

16.厦门市海丝启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退出前持股0.27%;

17.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岳弘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退出前持股0.23%;

18.北京首新万泰管理咨询中心(有限合伙),退出前持股0.01%。

这18家退出的股东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均为机构股东。最近有消息称理想正在准备赴美IPO,对于机构股东而言,即便想退出,等企业上市后岂不是更好的选择?为何集中清空手中股份?除了这些问题外,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5月14日的工商变更中还涉及到董事退出,退出的三名董事分别为:赵永、赵天旸、王华东。

有媒体针对企业股东变更等问题联系理想汽车,而理想汽车的有关负责人回复称:为整体组织架构在持续优化。

听闻理想的官方回应后,缸哥顺手查了一下18位股东退出后,理想汽车的持股状况:

目前理想汽车背后的股东共有11位,创始人李想持股61.5%为实际控制人,而在18位股东退出之前,李想的持股比例为36.77%。因此如果参照理想汽车的官方说法,那么这次股东的大面积退出,也有可能是由于李想想拥有企业更多的股权。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理想汽车第一次股权变更了。

2019年12月,理想汽车的注册资本由原来的约9.15亿元人民币变更为约6.83亿元人民币,降幅约25%,同时有17位股东退出,股东方从42家减少至25家。这次调整之后,股东又从25家减少至11家,也就是说,股东越来越少。

目前理想汽车旗下仅有理想ONE一款车型在售,自从去年12月交付以来,理想ONE的成绩还算不错,今年一季度累计交付2989辆,4月份理想ONE交付超过2600辆,从上市至今,已经有6500辆理想ONE成功交付。不过随着新车交付量的增加,产品问题也开始暴露,比如刹车失灵问题,以及不久前才发生的自燃问题。

关于理想ONE自燃问题的起因现在还无法下定论,但针对此事件,理想汽车的官方微博回应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

有网友表示理想汽车重新定义了“冒烟”,也有粉丝表示自己接到了理想汽车的销售电话:

新能源汽车对“自燃”两个字讳莫如深,这也能够理解,毕竟新能源汽车进入消费者家庭的时间还不够长,本身消费者对其接受度就不如燃油车高,一旦发生自燃,即便不是产品自身问题导致,也容易让消费者产生误会,因此理想汽车试图说明问题的迫切心情可以理解,但在措辞上或许真的需要斟酌。

颇为巧合的是,今天恰逢蔚来向SEC递交20-F文件,其中涉及了蔚来目前的股权架构,根据文件显示,蔚来汽车的大股东依然是李斌,持股13.8%,紧随其后的是腾讯和Baillie Gifford & Co,持股比例为12.6%、9.1%。

与蔚来相比,理想汽车最缺的恐怕就是钱了,现在理想ONE的交付量不错,如果赴美上市的传闻是真的,上市所带来的融资效果或许要比其它的融资方式更好一些;若上市失败或者说压根儿就没打算上市,那么理想汽车要如何解决资金问题呢?

2019年李想在接受《中国企业家》专访时,记者曾问李想:“你说车和家未来是一个千亿美金的公司,你的底气来自哪里?”

李想的回答非常霸气:“要么死,要么千亿美金。一方面,能不能在中产阶级家庭市场里成为绝对的领导者。因为我们看的不是三年五年,我们看的是十五年。另一方面,在出行领域,能否拿到合理运营的份额。”

对于李想的勇气与魄力,缸哥非常钦佩,希望理想汽车能够如他所愿。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李想:汽车行业有个假门槛 ,给我10亿美金做到盈利

2020年注定会新能源汽车资本疯狂的一年,在美股上市的特斯拉、蔚来、小鹏和理想,更是被天量的资金追捧。蔚来最高涨幅超过了27倍,特斯拉涨幅也接近10倍,理想和小鹏上市后,也有数倍的涨幅。

更惊人的是,进入到12月份,在美股上市的中美造车新势力,趁着疯涨后高企的股价,相继开启了抢钱模式——增发股票募资:

1、12月2日,理想汽车发布公告,拟增发拟增发4700万股美国存托股票(ADS),净筹资额约16.020亿美元,如果承销商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理想汽车将最高募资约18.405亿美元;

2、12月8日,特斯拉向SEC(美国证监会)提交文件,显示与高盛、花旗等银行达成股权分配协议,预计增发至多50亿美元的股票,而在今年2月份和9月份,特斯拉已经分别增发了23亿美元和50亿美元的股票,三次增发累计募集了123亿美元的资金;?

3、12月9日,小鹏汽车发布公告称,拟增发4800万美国存托股份(ADS),定价为45美元/ADS。以此计算,小鹏汽车此次拟募资总额达21.6亿美元,创中概股史上最大规模首次股票增发。?

4、12月10日,蔚来汽车发布公告称,称拟增发6000万美国存托股份(ADS),此外,承销商将有30天的选择权,可以额外购买总计900万份美国存托股份。价格未定,按照最新收盘价,本次增发可以融资27亿美元。这次蔚来今年以来的第三次增发,前两份分别在6月和8月,分别融资了4.9亿美元和17.3亿美元。

也就是说,在短短十天内,中美造车新势力,就计划在股市通过增发的方式,募集大约120亿美元左右的资金。相比他们的销量来说,简直是比抢钱还要抢钱!并且看起来是最好的来钱方式,发发股票就行。不过,也是有代价的。

每一家宣布增发新股后,股价都是出现了下跌的情况,包括特斯拉,但特斯拉在第二天就出现了强势的反弹,理想和小鹏则出现了连续的下跌,蔚来在宣布增发后,盘前也下跌。说明市场还是担忧的,高位增发对股价的负面影响作用凸显。?

但是,对于蔚来、小鹏和理想来说,趁着市场好、融资容易的情况下,尽量的融到更多的钱,准备好资金应对接下来三年窗口期的研发投入、营销投入,这将会是至关重要的三年。相比去年求爷爷告奶奶都融不到一分钱的情况下,现在不融资真的是对不起机构韭菜了。

三家在美股上市造车新势力,增发的目的都是相当的一致,加大自动驾驶、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投入,下面是各家公告的具体资金安排:

一、理想增发募集资金的用途:1、下一代电动汽车技术,包括高压平台、高倍率电池和超快充电技术;2、下一代?BEV?平台及其未来车型;3、自动驾驶技术和解决方案;4、以及一般企业用途。?

二、小鹏增发募集资金的用途:1、智能电动汽车以及软件、硬件和数据的研发技术;2、销售和市场推广以及销售和服务渠道的拓展和超级充电网络,以及拓展国际市场;3、智能电动汽车核心技术的潜在战略投资;4、一般公司用途,包括营运资金需求。

三、蔚来增发募集资金的用途:1、?60%用于新产品和下一代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2、30%用于销售和服务网络扩展以及市场渗透;3、10%用于一般公司用途。

对于国内三家在技术领域的投入,在人员方面:自动驾驶VP的吴新宙,在该领域资历经验尚浅,小鹏更多的是扩大团队规模取胜,缺乏的是对高级人才的吸引,这可能与小鹏在美国陷入涉嫌窃取特斯拉代码有关,有技术大牛表示,加入这样一家公司,是有心理障碍的,这是何小鹏需要解决的问题。

理想则把伟世通出身的王凯招致麾下,王凯出任理想汽车CTO一职,全面负责理想汽车的技术工作,在官方的介绍中,王凯是伟世通的全球首席架构师,实际上,伟世通并无该职位,业内信息显示,王凯带领的团队,是被伟世通集体裁撤的,伟世通在新一代汽车底层技术,也无让人信服的建树。当然了,可以学习嘛。?

蔚来将Momenta研发总监任少卿招致麾下,出任助理VP,负责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目前,蔚来在为任少卿全力配置人员。按照蔚来的计划,还放出了造自动驾驶芯片的风声,不知道会不会和蔚来资本已有芯片公司黑芝麻有互动。

随着新一轮增发募资的完成,蔚来、理想和小鹏,手里都将手握300亿人民币以上的现金储备,这是造车新势力前所未有的好日子,手里有钱、心里不慌。李斌、何小鹏和李想,可以在聚一聚、聊一聊。?

有理想的鹏友,蔚来是不会在一起了!合并?还是先不要提了吧。哥仨兜里有的是钱,合并到底谁说了算呢?话说,在最艰难的时候,确实是有这样的想法,最终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合并,毕竟,都还没到完全绝路的情况。?

还是那句话,抄特斯拉功课最好的那家,就有可能取得领先的位置、并且可能活下来,毕竟,特斯拉趟过的坑,不会再花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去试错了,特斯拉已经被销量、市场、股市证明了的。除了技术上要跟得紧、销售上要仿得像,服务上要学到位,就算是二级市场增发,也得跟上。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都说新冠肺炎疫情让造车新势力的路途更加坎坷,但是这股新生力量却异常坚韧。理想汽车算是其中的一个。

2019年12月理想ONE开始交付,首批就超过1000台。2020年1月又以上牌量1180台杀入造车新势力前三甲。截至3月,理想ONE的保有量已超过4000辆。越战越勇的理想汽车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他们造的是补贴并不算多的增程式电动车。?

身处特殊时期,疫情的影响和破坏力超乎想象。作为创业者,特别是汽车产业的创业者,如何耐得住寂寞继续前行?4月8日,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想来到雪球路演,与雪球创始人、董事长方三文“方丈”在投资视角之下,共话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变量与格局,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李想对汽车驾驶性的理解,是领会特斯拉的“神”而非“型”,精打细算的经营风格,追求利润而非“流量”的目标,理想汽车某种程度上像个穷孩子,但是却有着自己的独特生存方式。?

关于疫情带来的短期影响?

方三文:规模上不去,就会落入进退两难

现在的疫情应该对全世界汽车产业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比如中国在疫情高峰期,2月的汽车销量大概同比下降了80%,现在欧洲、美国大部分汽车厂都关闭了。我理解,汽车是一个重资产行业,生产线一开动,汽车生产出来,很多的汽车如果销不动,后果非常麻烦。

中国反而是比较容易撑过去的。但是造车新势力过去基本上还是没有达到用规模能够支撑稳定盈利的地步,过去是快速发展的阶段。因为疫情的原因,使规模速度下降,压力都比较大。现在这几个新势力中,理想没有上市,小鹏也没上市,已经上市的蔚来财务报表大家看得见,现在看来财务上已经非常危险。因为达不到产生利润的地步,持续在失血,规模上不去,就会落入进退两难的阶段。

李想:销量提升受益于特斯拉

我们去看蔚来最近整个销量的提升,很多还是受益于特斯拉,特斯拉作为一个强有力的鲶鱼进入市场,对于行业里的认真从业者而言,短期看有压力,但是长期看绝对是好事。

关于融资和现金流控制?

李想:某种程度上我们像个穷孩子

理想汽车是我的第三次创业,其实这三次创业的难度完全不一样。第一次创业的时候太容易了,那时候是互联网时代,1999年,2000年基本上是圈地运动。我觉得到第三次创业的时候,整个创业难度不一样了,靠一个梦想,或者是靠你有产品的特长,或者是技术的特长,要想在今天创业成功,几乎没有可能。

本质上要求每一个CEO必须是一个专业的CEO,对整个行业的认知必须是能力最强的和最深的,得不停根据市场去深入变化的,我们在整个战略能力,包含用户的定位,整个节奏的把控,目标的设定,我们的策略,都是做得最好的。在具体的业务上,我们的业务架构设计,业务系统的对应,还有运营能力,以及再往下的整个组织能力,我们如何能够做到责任服从于整个业务架构,功能服务于责任架构,绩效体系能够支撑。包含再往下很多的公司做财务处了问题,能不能精确的做出自己的预算,这个预算对应出来整个现金流是如何控制的,损益表如何反映最真实的经营,而不是做任何短期的掩盖,这是一个完整的经营系统。当你把所有的人放在一个系统里来运营的话,就不会做什么出格的事情,也不会乱花钱,花任何一笔钱,都会经过计算。因为花钱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另外一方面,我们某种程度上像个穷孩子,方丈也来过我们总部,办公楼每平米在北京是一块多钱,基本上在北京这种城市,找不到再便宜的地方了。其实不是我们缺这些钱,而是觉得作为一个创业企业,必须得这样来管理。因为很多时候并不是说花了这个钱就完事了,是因为当你花了一部分不该花的钱,就会出现第二部分,第三部分不该花的钱。你非要花十块钱租一个办公室,就会为了让你的钱花得值,就要上每平米五六千块钱的装修,而不是一两千就够了。你要上五六千块钱的装修,就会发现办公家具也要用得好一点,才能匹配上这个装修,钱就会越花越多,花钱都是容易的事情,这么花钱不需要什么技术。

但是很多时候,事实不是这样的。事实是说,什么是一个好的办公环境,不是要在这里烧很多的钱,而是我们有没有给员工提供非常好的座椅,厕所是不是足够的干净,空气质量是不是足够好。你仔细想这些问题的时候,不需要花很多的钱,和我们做业务,做研发是一样的,拍脑袋容易做事情,但是我们怎么做重要的事情。

所以很多人说需要花三五百亿进入汽车行业,给我十亿美金我们就能做到盈利,真的,我们说到做到。所以我们上一轮融的五亿美金,到今天为止,动还没有动,就是这么一个事实。汽车之家一直维持在接近30%的净利,不是白给的,是我们做出了比一般企业多五倍,十倍的工作,才实现了这样的净利,因为我们的运营质量非常高。

关于电池安全问题?

李想:能源应该更加标准化

电池是挺重要的,但是怎么看待电池这件事情?我们自己也在思考一个问题。

理想汽车到底做不做电池?作为电动车,电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但我的观点是,我还是宁可愿意相信比亚迪和宁德时代这样的企业,我们自己不会去做电池,他们在安全性方面考虑得也是很周到的。因为如果大家有一天相信电动车会变成行业主流,其实本身电池所扮演的角色,跟汽油和加油站是一样的。作为一个电动车企业,或者是作为一个燃油车企业,没必要自己非要去建加油站或者是炼油厂,不需要想更多,整个能源这一块儿应该更加标准化,这才是整个社会效率的提升。

关于新能源汽车未来的机会增长点

李想:三个机会:电池、智能座舱、自动驾驶

其实这个行业的机会和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因为你解决了问题,其实也会创造巨大的利润,你创造了新的需求,也会创造巨大的利润,所以基本上我经常在我们内部,把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电动汽车,第二部分是智能座舱,第三个部分是自动驾驶,

这三个都有分别的机会,在电动汽车里边,最大的机会一定来自于电池,电池成本的降低,寿命的提升,重量的降低,在这里会出现几家龙头,而且这几家龙头前三名都是千亿美金企业。

第二部分,整个智能化,智能座舱,最主要是各种各样的芯片和功能芯片,还有屏幕,这一块产生供应链的机会跟智能手机是类似的,比如说我们的芯片找的高通,整个链条比较类似,所以这个供应链跟手机长得比较相似,如果手机厂商想要来吃这个市场,他有更大的机会能够吃到这个市场。

第三个部分其实是自动驾驶,包含两个层面,都可以产生巨大的利润。一个是芯片和算力相关的,这是整个自动驾驶的处理器,另外一个方面利润很高的,会是自动驾驶的安全制动机构,像今天,比如说我们选自动驾驶的刹车、转向,以及各种安全冗余机构,涉及到安全,涉及到很高技术壁垒的,在这个领域又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机会。

这就是解决今天的问题,以及创造未来的需求,电池、智能座舱,还有自动驾驶。但是企业的选择,还是很复杂的,因为涉及到他的战略,是否集中,他的经营水平,他的团队,他的技术突破,甚至很多时候,当你要投一个企业,投资一个技术为核心的企业,他本身总部放在哪里都很关键,总部放的位置能不能大量吸收人才,这都是很关键的选择。

关于汽车公司的商业模式?

李想:无非是两种方式,一种是卖车,送司机,司机当服务费来收。一种是卖司机,车当服务费来收,其实就是这两种模式,至于变成哪种模式都没问题,看那时候消费者的需求,愿意以哪种商业模式付费,我们就遵循哪种商业模式就可以了。

关于汽车行门槛?

李想:汽车行业的门槛高是一个假门槛

我觉得汽车行业,目前大部分汽车厂最大的问题是本身战略方面不合格,无论是国际大厂,还是国内汽车厂商,战略是有严重问题的,最基本的战略集中都没有做到。

很简单,如果苹果像诺基亚那样,一年推出几百款手机,苹果今天也不是这个利润。因为靠这种规模产生的成本降低,很快就有瓶颈,你如何能够把你的少数产品做到极致,产生用户对于品牌和心理的认知产生的溢价,其实才能产生利润。很多时候,苹果干掉传统手机,不是大家看到的,靠这些技术,靠这些软件就实现了,是苹果在战略方面跟他们完全不再一个量级上,完全碾压的战略。到今天为止,你能买到苹果的时候,就那么两三款手机,你去诺基亚网站上查手机的时候,根本查不过来。这是一个最基本的战略能力的问题,这是汽车行业的第一个问题。?汽车行业的第二个问题,汽车行业的门槛高是一个假门槛,其实汽车研发不需要花那么多的钱,只不过因为过去没有竞争,因为我们刨去中国,在全球范围之内,过去的30多年里,真正活下来的汽车厂商只有特斯拉这一家。

谁能成为汽车行业的“苹果”??

李想:特斯拉是最接近苹果的

我遇到一个比较牛的人,他给了我一个观点,我认同他的观点。我问他,你做了这么多年投资,你怎么判断投资项目的好和坏?他提了两点,第一,他从来没有见过一个牛的CEO在一个糟糕的行业里获得成功,无论是买股票,还是自己创业,最重要的,我们必须要选择一个上升的,能够高速发展的行业,行业的选择是很关键的,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选择对的行业是最重要的。

行业选对了以后,第二就是看人了,他们投的公司里,行业基本上都没看错过,因为他们有非常好的分析的团队,同时他们投中晚期,很多行业的趋势已经看得比较明显了,最后出问题都是出现在人身上,因为人不靠谱。而且人非常难判断,表面看他西装革履,但是他可能是一个骗子,你可能看他是一个很冷静的人,关键的时候,发现他是怂人都是可能的,最后项目折就一定折在人身上,他们也没找到具体的,在投资前有效判断一个人的方法。最后我们又问他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给了我们非常好的答案,你投资成功的这些企业,还有你自己非常喜欢的这些创业者他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他当时说出这个判断,我对特斯拉的判断就变正向了,他说他投资的所有的企业,以及他喜欢的创业者,都具备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这个创业者或者是CEO,无论外部的环境多么复杂,无论当时的状况多么的零乱,当时的整个处境多么糟糕,他在这个关键时刻永远能看清本质,能抛开各种各样的云雾和干扰,各种各样的压力,能看清本质。他投资的所有的成功企业,都具备一个共同的特质,就是最艰难,最关键的时刻能够看清本质。看清本质这件事情,又跟这个人的性格,这个人的经历都没关系,这个人可能很外向,很内向,他到关键时刻也能看清本质,甚至你看他平时嘻嘻哈哈,但是他到关键时候越能看出本质,越是难的时候,越能看出人和人的差别,但是这个东西是事后的验证,他有没有在最艰难的时刻看清本质。

还是要看整个智能电动车所占的市场份额,行业老大有机会能摸到30%的市场份额,跟智能手机比较接近,而不是今天汽车的份额,智能手机的第一名大概能做到30%的市场份额。

特斯拉的净利率水平能达到什么水平?

李想:如果没有疫情,特斯拉的净利率会很快接近保时捷

因为我们测算,国内Model?3的净利率能做到30%,甚至超过30%,而且他是直营模式拿到30%的毛利,这是非常可怕的。我们可以看到,特斯拉的销售及管理费用是九个点,这是2019年的数据,研发费用在四到五个点,如果减去这两个费用,基本上税前净利奔着15个点去了,基本上是主流汽车厂商三倍的利润率,还是挺可怕的。

Model?Y是有机会单车销售突破一百万辆的,他不会那么快速的成为苹果,苹果从第一代iPhone发展到今天过去十几年了,苹果之前也有iPod等一些产品,这是发展的基础,还是拉长时间来看,一个好的企业,还有一个好的投资者一定要跟时间做朋友,绝对不要干跟时间做敌人的事情。

很长一段时间,汽车可能会走两个路线,代步工具的路线仍然会存在,就跟今天在非洲,还是功能手机为主,回到智能汽车,特斯拉自己未来一家拿到?20-30%?的市场份额应该没有任何问题,单纯的智能电动车这个领域。我觉得他自己能够做到?500?万辆到?1000?万辆,拉长时间来看,做到这样的销量没有任何问题。

还是看整个智能电动车所占的市场份额,它有机会能摸到30%的市场份额,跟智能手机比较接近,而不是今天汽车的份额,智能手机的第一名大概能做到30%的市场份额。

本文文字资料:雪球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文章标签: # 汽车 # 理想 # 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