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购车指导 购车指导

大连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怎么样知乎,大连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tamoadmin 2024-06-28 人已围观

简介1.日系车故障率低,真是因为对零件寿命要求更高?2.奇瑞保养扳手怎么消除?3.自动辅助驾驶,等一等你的用户 | 汽车产经4.同价位的丰田和奇瑞,哪家车的综合实力更好5.11月新能源车销量增长136%,都有哪些车被“狂买”?6.新能源汽车冬天不开空调百公里17度电正常吗二三线合资品牌的2020年,似乎是一个带着太多恐惧和预设的年份。一边,他们要面对头部的德系、日系强势反弹,并带动市场份额一路向上。另

1.日系车故障率低,真是因为对零件寿命要求更高?

2.奇瑞保养扳手怎么消除?

3.自动辅助驾驶,等一等你的用户 | 汽车产经

4.同价位的丰田和奇瑞,哪家车的综合实力更好

5.11月新能源车销量增长136%,都有哪些车被“狂买”?

6.新能源汽车冬天不开空调百公里17度电正常吗

大连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怎么样知乎,大连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二三线合资品牌的2020年,似乎是一个带着太多恐惧和预设的年份。

一边,他们要面对头部的德系、日系强势反弹,并带动市场份额一路向上。另一边,吉利、长安等主流自主车企又不断往上拱,不断侵蚀合资车的地盘。弱势者如东风雷诺,已经选择黯然离场。那么,谁会是下一个东风雷诺?可以想象,这个恐惧弥漫在所有正处于瓶颈期的二三线合资品牌中。

几乎每个稍为弱势的品牌都在抢市场:别克英朗让利6万元、标致2008减配降价上市、618活动各种五折开售......

身处在这样恶劣的竞争环境中,要是不抓紧时间抢市场,似乎都有点“反人类”。

不过,东风悦达起亚不一样。今年看它的终端市场价格,会发现比前两年的优惠都要小。这一个画面,似乎正印证了东风悦达起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峰去年许下的承诺——“不急不躁”。

7月2日,在接受汽车产经等媒体采访时,李峰再次重申了他的“不急不躁”的三年改革计划。其实在很多场合,李峰都提到了“三年”。与其说这个时间是一个“军令状”,倒不如说,它其实是一个资深汽车人给出的理性判断后的时间表。

李峰从一开始就想得很清楚:慢慢来是最快的捷径,因为来得快的去得也快。去年,他就明确表示说:“我们不会看重一时的销量得失,因为暂时的一城一池没有意义。”今年年初,李峰又对媒体再次申明:“不能把价格越卖越低。”

算起来,距离李峰履职才大半年的时间,但东风悦达起亚已经有了明显的元气恢复的迹象。如今,东风悦达起亚正呈现出销售收入的增长大于销量增长的态势。以6月为例,销量和去年同比增长21%,销售额提升51%。最值得骄傲的是,今年6月相比去年同期,东风悦达起亚单车售价增加2万多元。

1

打造两大新标签:技术+年轻

仔细研究起亚在中国发展的脉络梳理,你会发现,起亚的销量同自主品牌一直都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譬如2005年-2008年起亚的沉沦期,恰好是奇瑞的辉煌期。2015年起亚销量止步不前,也正是吉利汽车和长城汽车开始爆发的时期。

为什么会有这种巧合?最大的原因可能是起亚在中国市场上习惯了走低价路线,“廉价车”品牌形象在消费者心中根深蒂固。

但其实,现代起亚集团造车60余年,自然有其独特的造车实力和品牌文化。纵观近5年的沃德十佳发动机名单,韩系车上榜的次数多达7次,比丰田、宝马等都要多,而且上榜发动机的类型也非常丰富。尤其是近两年,起亚Telluride更是获得2020世界年度车称号,这是起亚汽车首次获得代表全球汽车市场的世界汽车奖的奖项。

然而,品牌力层面的中庸,总是容易引发人们对韩系车“技术不够硬”的误解。

所幸,现代起亚集团的改革勇气还是极大的,起亚更新Logo便是一个佐证。除此之外,计划将豪华品牌捷恩斯再一次引入到中国市场也好,任用李宏鹏等本土化人才主抓品牌也好,又或是将命名进化到“昂西诺”、“菲斯塔”这个较为新潮的体系上,汇合各种动作之后其实能够看出现代起亚集团扫除暮气、焕新品牌的决心。

现代起亚集团计划在今年10月更换起亚车标

李峰给出的药方跟现代起亚集团的诉求基本是一脉相承的。

在李峰的规划里面,“技术品牌”与“年轻化”,是今年的重点,而这两项重点都将在代表品牌向上突破的关键车型——K5凯酷身上得到充分发挥。

7月2日,继K5凯酷亮相发布会之后,东风悦达起亚又为K5凯酷举办了一场线上技术发布会。发布会向外界详尽揭秘了该车的诞生平台——最新i-GMP平台、发动机所搭载的第四代CVVD技术,以及一众领先智能科技。

在发布会上,身在起亚中国烟台技术研发中心的韩国资深技术总监以全息投影的方式现身发布会现场,在将起亚黑科技娓娓道来的同时,也让观者有了身临科幻大片的奇妙感觉,将发布会的技术氛围烘托得十分到位。

全息投影的技术发布会

李峰告诉我们,东风悦达起亚还专门跟知乎进行了一项合作,通过在知乎上打造一个揭露真相的实验室——“酷我好内在”实验室,来把起亚内在的、别人又难以发现的技术展现出来。“这个实验室将通过三个步骤来实现起亚的形象转变:第一是关注偏见,第二是揭露真相,第三便是重塑标杆。

在年轻化层面,李峰希望将K5凯酷打造为“酷我“人设。为此,他们将持续开展潮力联动、跨界活动,比如请服装界著名设计师来开展跨界活动,比如在全国30城市寻找代言人,又比如将结合身体、姿态和潮力,与消费者互动完成形体训练等等。

<img class="imgborder" src=" style="font-size: 18px;font-weight: bold;border-left: 4px solid #a10d00;margin: 10px 0px 15px 0px;padding: 10px 0 10px 20px;background: #f1dada;">日系车故障率低,真是因为对零件寿命要求更高?

首先声明,由于很多人反映之家论坛里“车托很多”“都是机器人洗稿”,我在此声明,本人是2020款缤越Pro(游侠)真正车主,不是车托不是机器人洗稿,本文无任何虚构成分,请放心阅读。

一图镇楼,我拍的,我的车

2019年12月的某一天,我和女朋友正坐在去商场的出租车上,突然一条短信发过来:恭喜您的编码XXXX本轮摇号中签,请及时登录官网确认。 我们俩的第一反应就是:不会吧?! 毕竟这是北京,能够摇到号,简直就像中**一样神奇。2018年有报道说:“2018年的摇号购车难度再一次破纪录,个人指标中签率仅为0.05%,相当于2000个人抢一个车牌”,而在一年多以后的2019年底,摇到号的难度只增不减。 再三在网上确认后,我第一时间将这个消息告诉给了我的父母,他们也特别高兴,向我表示祝贺。出租车司机大哥不停地回头,问这到底是真的假的,足以看出,这件事确实非同凡响。 看来24岁的我,要有自己人生中的第一辆车了!

接下来就是选车了。 首先就是预算问题,我和家里商量了一下,由于我刚刚工作两年,手里的积蓄也就四位数,约等于没有,所以只能家里给我出钱买了。再三商量之下,我确认了父母给我的预算就是10万元,最终落地要在10万元以内。 我对车没什么研究,但有人有研究,研究得可深了,那就是我哥。我哥就是在咱们之家做编辑的,每周都有视频节目出品,问他买什么准没错。 于是我借着过年家庭聚会,和我哥说了这个事儿。估计他也是经常接收到这种预算、这种需求,于是按照常规路数,推荐给我10万级别最热门的两辆合资车:飞度和POLO。一款日系、一款德系,供我选择。 他还和我说,飞度要出新款了,可以等等。 于是我开始了漫长的了解车的过程…… 从一点都不懂的小白,随着一个又一个评测视频和文章,我慢慢开始懂一点儿车了。 当时,我的目标车型是第四代飞度CROSSTAR,我特别喜欢蓝绿色车身和黑色车顶的搭配。

就是这辆,然而这个颜色最终无缘国产,我后面会说

由于第四代飞度首先于日本上市,中国这边儿,首先车展因为疫情期间延期了,其次不知道广本会不会减配,最终落地价是多少,最后还有这是一个“旅行版”或者说“跨界版”车型,国内是否会引进还不一定。 于是,我在疑团中,不停地寻找确定性。每天晚上睡觉前,我都会抽出一小时的时间,在微博和百度上搜索最新的第四代飞度信息。这被我向我女朋友称为“飞度TIME”。 后来,三个月过去了,眼看从一月底盼到快五月份,也没有任何信儿,我开始不耐烦了。 我开始在某绿色二手车APP上看二手车。 然后大开眼界。 天呐,十万以内的车都是这样吗? 有倒车雷达甚至360度全景影像,对于新手的我特别友好。 有全景天窗,有无钥匙进入,甚至还可能有自动泊车…… 我一下子思路被展开了。 于是我慢慢看到了缤越的二手车,觉得挺帅的。 回看飞度CROSSTAR,我慢慢发现了自己喜欢什么外观的车了: 黑色车顶!车身够骚! 黑色车顶是真的好看。另外我想买黑色、白色之外的车,毕竟年轻嘛,想要个性一点。 于是,我带着自己的需求,开始看10万以下所有车,这次包括国产。 从飞度到POLO到致炫,还有别克朗逸,二手高尔夫,到长安CS75 Plus,哈弗M6,奇瑞瑞虎7,荣威i5……我几乎看遍了十万以下所有的车。 后来发现,还是缤越Pro的深得我心,尤其是这个红色,太好看了,太正了。 况且,全景车窗、无钥匙启动、倒车雷达等配置,都是我想要的,这些飞度都没有,其他同价位的国产也不一定很全。 这时我又回顾了一下,发现我之前在看的飞度, 看了很多……我不太喜欢的改装内容。 我买车就是用来开的,如果车原本功能足够、外观好看,我不会为了动力或外观改车的。 所以我果断放弃飞度了,安心买缤越。 早买早享受!能在夏天前买车不用等,开车出门,再幸福不过了。

飞度这辆车底子很好,很多玩改装的都很喜欢,尤其喜欢它的手动档版本 但本人并不是很喜欢改装,也不想开手动档,可以说和飞度社区的氛围格格不入,所以只能说与它无缘

另外,我在知乎了解了很多关于国产车,选车方面的知识。 发现其实现在国产车也很不错了,技术上完全过关。尤其是以吉利为首的几个大厂,在十万左右的价位做得风生水起,这个价位该有的不该有的配置都上全了,挺实用的。 还有其中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国人买车特别看重那些华而不实的配置?比如:中控大屏、大天窗、真皮座椅之类的………”结果底下的回复都很精彩,大概意思可以套用周总理的一句话:““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你不喜欢,你算老几?” 大家感兴趣可以去看看,回答得非常好,深得我心,不在此赘述。 总之,选来选去,真的非常喜欢吉利缤越,外观、内饰、配置,我都喜欢。我发现我哥还评过这辆车,他对这个车的评价也不错,问了他,他也说可以买。 其实买车,真的全看自己喜欢,有眼缘。

于是,开始了选车的流程。 网上用之家的平台比价,联系了几家4S店经销商,他们给我打电话。 后来加了微信再一聊,很多都是拿19款当20款在卖的,还有的完全没有黑顶版本,也就是1819款中的运动版本。由于我的选择,就是黑顶的,所以该类4S店直接被我PASS。 我看北京朝阳这边儿有个4S店不错,我就联系了一下,和我女朋友一起过去看车。 过去以后,找到了之前联系的汽车销售单姐,她特别热情地给我介绍了缤越这款车,我在店里坐着试了试,确实不错。而且内饰感觉比网上拍的还要漂亮,深红色的,好看。 我想要红色黑顶,而仓库正好就有这么一辆车,单姐就带我去看了。 虽然落了一大层灰,但是能看出来,这辆车的红色特别好看。 本来我女朋友更喜欢橙色版本,但是看了实物的红色,也特别心动。 “就这辆了!”我当时心里想。 周六去看的车,非常喜欢,打算就买缤越红色了。 请了之后周五的整天假,付钱、提车、办手续。 这个周六到第二个周五之间,其实也联系了不少4S店。但是要不然就是没有我想要的款,就是没有我想要的色。 没想到最后,就真的提了我和女朋友一起看的那辆车,红色2020款缤越Pro 游侠,现车,预算稍微超了一点点,但是有优惠以及京牌补贴,最终下来的价格是11个零几百块,相当可以了。 在这里特别感谢腾远兴顺4S店的单海琴 单姐,还管上了临牌,后续上牌照,服务特别好。给你点赞!

去看车的那天从出租车里拍的,天特别蓝,还有云彩。心情也很好!

坐进我心心念念的缤越(样车)里,意外发现内饰的红色比网上照的好看多了。

坐进里面自拍一张,全景天窗很喜欢,郊游的时候打开天窗窗帘看见蓝天,心情肯定特别好!

4S店一出来就看见这辆牛油果绿的ICON,颜色还是挺好看的,要是预算够我也会考虑一下的

提车第一张,单姐先把钥匙给我让我看看,我赶快坐到车里摆拍,哈哈哈哈

我哥把车开到空旷的地方转圈看看,我趁机拍下这张照片,好看

侧面线条我也很喜欢,特别喜欢

我哥开回家的路上,我居然发现了一辆一模一样的!之前从来没看到过,这么巧的吗? 而且我买完以后开了这么久,也没看到过了,真就是买当天能看到。太巧了吧。

买回家啦!摆拍的时候,旁边老大爷还过来问是什么车这么漂亮,趁机和他聊了聊。

颜色很正的红 尾灯特别帅

继续一张尾灯

LED大灯很好看

停到楼底下,光线不错,能体现红色的好看,又拍一张前脸。 前脸我很喜欢,主要是熏黑的进气格栅,配上黑色吉利LOGO,以及红色装饰边框,整个前脸和谐又不失时尚。

摸着我的新车来一

买完车我妈给我拍了一张,还挺帅的

第二天开着车去常营买东西了,有360度倒车影像,停车轻轻松松停得特别正

喜欢离远了照侧面,颜色很炸眼,在整个画面里很突出。 可以参考左边的车还有右边的mini的红,缤越的红就特别好看,很亮。

夜晚又有一种特别的感觉

第一天开到公司,停在桥底下

后来找到了公司附近的7天酒店,可以交钱停一天,性价比很高

整个街上就我的车最明显,哈哈哈

去验车,上正式牌的时候拍的

侧面真的好好看,每次停完车都要照一张臭美

这个红色和旁边思域的蓝色相得益彰

奇瑞保养扳手怎么消除?

今天的讨论源于知乎上的一个话题,和用车息息相关。

在提问者看来,日系车的小毛病比较少,欧美车或其他的车毛病较多,是因为日系车对零部件的寿命要求比较高。

这个提法挺有意思,它很符合我们对事物好坏的基础认知,并且百试不爽。犹记得80年代的很多老货都挺耐用,后来大概是为追求综合收益,耐用度也随之下来。又或者现在手机多使用工程塑料和玻璃装饰,比起之前的钢制保护,可不是更容易摔坏么。

本来是板上钉钉的结论,但作为一名汽车工程师,因为深入汽车研发、制造过程,我发觉这个观点有待商榷。一些门道,还真值得消费者了解。

汽车如果按零部件拆分,大大小小可以拆解为上千个零件。因为没办法去一一对比零部件的寿命,会自说自话。所以我们有必要先对“零部件寿命”这个提法做一个定义、分类,试着从大的方向去找原因,并方便我们进一步分析。

总结下来,汽车零部件的寿命可以分为两个维度。

什么是工作寿命呢?就好比手机电池可以用多久、衣服拉链可以拉多少次,都是因为自身运转而导致的消耗。如果消耗太大,自然工作寿命就不高了。

什么是环境耐久呢?就好比人在北极、撒哈拉还是在鸟语花香的苏杭舒适?显然后者更有利于人的生存。

当然,环境耐久测试对应到汽车上可以有很多维度,比如高温、低温;有没有路面的物理冲击、有没有被石子砸伤等。其实这里面还有更细化的分法,但对于我们消费者没必要搞这么复杂。

需要强调下,上面这种介绍方法是适合我们消费者理解的改良版本。而且在具体的测试中,这两个指标不一定是割裂的,甚至还经常放在一起做测试,毕竟汽车在路上跑肯定是一种复合工况嘛。

比如下面这种测试,就属于复合性质的寿命测试。

如图所示,数据线在经历多次旋转后发生了断裂。

其实这个产品大家不陌生,它就是旋转中控屏所使用的数据线,像比亚迪、威马等品牌都在使用这类产品。之所以设计此测试,就是要考量显示屏数据线的接口在恶劣环境下,旋转多次后会不会发生断裂。

了解了寿命考核的基本方向,我们再回到开头的提问就好聊了。

整体而言,日系车和欧美系车的寿命考核要求稍高,但并没有拉开绝对差距。

这分别体现在以下两点上。

比如特别考验座椅面套的进出耐久测试,某日系品牌的标准就要比某美系和某韩系稍高。

不过同样是座椅,他们在调角器的调节耐久和头枕的调节耐久要求上又没有差距,甚至在座椅骨架的加载耐久上,某日系品牌的要求还要弱一些。

比如全新马自达3?Axela昂克赛拉的后视镜产品研发中,关于产品振动异响的要求就比欧美系品牌高。前者要求人耳主观评价和设备采集进行综合加权判断,后者多见于使用人耳主观评价。

日系还有一个耐久疲劳损伤的概念,会根据耐久的次数以及加载力等,来计算疲劳程度。这也是他们的特色之一。

既然整体差距不大,那为什么日系车为什么有着更低的零部件故障率呢?我认为和以下几点有关。

就耐用度而言,采用比较成熟的技术方案,故障率会更可控。比如上面提到的旋转屏,日系品牌没有一款走量的车在使用(未来也很可能不会搭载)。

根据我的经验,原因之一是这个产品的故障率风险比较高。

说日系品牌技术保守有一个业内很经典的例子。我们做环境老化测试,有一个碳弧灯老化试验,现在就只有日系品牌在做,其他的品牌基本都是采用了氙灯老化。虽然从总体上来说,碳弧灯的检测结果与产品的实际耐候性之间的相关性比较差,但你想要执拗的日本人改标准,那且等。

上面我们提到日系品牌在技术标准上趋于保守,确有批评他们的意思。不过试想想日本给自行车上牌都得搞各种手续,车企不改标准也有现实原因。

这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日系标准普遍有很强的逻辑性,标准的精细化程度和复杂度很高。它带来的好处是更能反映真实情况,同时因为考虑面更广,应对风险更有信心。

比如汽车上有一个门板的环境振动耐久测试,目的是考核门板会不会出现损伤,“环境”顾名思义就是模拟的车内温度,“振动”则模拟的是车子跑起来时的颠簸力,这两个加起来都会对门板的耐久性能产生影响。

有趣的是,部分日系品牌在这项测试中还加入了模拟光照的条件,进一步增加了环境的恶劣程度。受他们影响,广汽的不少车型也是在做此类测试,而欧美系就很少这么处理。

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本田相比很多厂家对测试工装台架的要求严格。带来的好处是在测试标准难度相当时,因为台架的干扰小,测试的结果会更精准,更有利于判断真实情况。

什么是工装台架呢?简单来说就是零部件在做一些功能性的测试时,要模拟实车安装状态,但你不可能每次都真安在车上测试吧?成本和测试空间等都不允许,所以就有了工装台架。

以上我们没有就品控方面做讨论,是因为挺难有权威的对比结果。而且现在各家生产体系都很成熟,拉不开太大的差距,最终都是看成本投入。如果以后有具体的车型对比,我们再单拉出来聊。

以上我们还是从零部件产品本身讨论的,好比香蕉和枣放在一起非常难吃,汽车零部件也会相互产生影响,所以还得把他们拼装在一起后,再来看看表现。

试验来源于某网友,感谢技术分享

比如仪表板横梁这个产品。仪表板横梁是仪表板的骨架,就好比人体的骨架,它支撑起了仪表板。大家如果留心,会知道仪表板横梁是汽车上容易出现生锈甚至腐蚀穿孔的部件(奇瑞在这里得重点批评)。

我们直观上很容易怪罪仪表板横梁质量要求不过关,但某种程度而言又不对。因为仪表板内部还安装有空调及风道系统,它因为会出现空气泄漏和结露,会使得仪表板内部较潮湿,加速仪表板横梁的腐蚀。

所以可能两家品牌的仪表板横梁质量一样,但另一家的空调及风道系统漏气严重,导致了产品表现存在差异。那你说,这时候怪别人仪表板横梁质量不如别家车企,是不是有失偏颇呢?

看过本文,相信大家心里有了一本账。

不过还得强调下,本文否定的是“日系车的小毛病比较少,欧美车或其他的车却毛病较多,是因为日系车对零部件的寿命要求比较高”这个判断,但我们并没有否定“零部件的寿命要求比较高,相应毛病比较少”这个说法。好比好好吃饭好好锻炼身体,一个人的寿命极限会更高,理论上是对的嘛。

但也希望大家也不要理想化造车,汽车发展百年,已经形成了相当成熟的体系。至少就质量这块而言,真的是拼细节、拼成本和拼产品理念的时代。如果把故障率低直接等同于产品的寿命要求比较高,内部逻辑是有漏洞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自动辅助驾驶,等一等你的用户 | 汽车产经

首先亮起保养灯的艾瑞泽5汽车。接下来

确认车子已经熄火。

找到方向盘上的菜单切换键,如下图所示

插入钥匙

按住切换键不要松开,记住,千万不要松开。

拧动钥匙到第二档,也就是ON档,汽车会通电,并开始自检,这时所有报警灯会亮起,这是正常的,等待自检完成(这期间切换键依然保持按住状态),大约5秒钟过后,你就会发现小扳手已经不见了

这时候再重新发动汽车,就不会再亮保养灯了,小扳手问题解决。

外观很不错,前后示宽灯都很好看;启动声音很小,在地库里都听不到多少声音;车内几乎没有异味,不像某些新车刚提来的时候简直辣眼睛;上手容易,各种功能几乎没有任何上手难度;乘坐空间大,尤其是横向空间;感觉底盘虽然没有某些媒体说的那么好,但也可以完爆这个价位的合资车;大灯虽然是卤素的,但是亮度不错

参考资料

知乎: style="font-size: 18px;font-weight: bold;border-left: 4px solid #a10d00;margin: 10px 0px 15px 0px;padding: 10px 0 10px 20px;background: #f1dada;">同价位的丰田和奇瑞,哪家车的综合实力更好

撰文 | 黄持

编辑|Clink

出品|汽车产经

如果时间回到一年前,你在市场上能找到的领航辅助驾驶只有特斯拉NOA一家,外加功能仍有局限的通用Super Cruise。

但去年10月,蔚来推送了NOP,今年1月小鹏开放了NGP。

接下来,我们还会看到理想、WEY、极氪等品牌的领航辅助驾驶系统在下半年开放上线。而在海外,福特也即将向F-150和Mustang Mach-E的用户推送Blue Cruise。

尽管时至今日,围绕L3及以上自动驾驶落地的法律法规和商业模式仍然没有定论,而这些体验接近于L3的领航辅助驾驶也依然属于L2范畴,但也并不妨碍市场与消费者,对于“自动驾驶”时代到来的期盼。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不久之前,有媒体在测试了当下几个主流品牌的领航辅助系统后,给出了“一个都没法用”的结论。

当然,也一如既往地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在评论区形成了两个针锋相对的阵营,一方称赞敢于说真话,但另一方也有各种车主现身说法表示并不认同其观点。

这种割裂与争议的背后,其实是当下消费者对新技术认知的鸿沟。智能汽车时代,技术的快速迭代让汽车也有了像电子产品一样的进化速度,但面对大多数仍然停留在传统汽车思维里的用户,又该如何让他们跟上新时代的脚步?

如何正确看待领航辅助驾驶?

在目前宣传领航辅助驾驶功能的各个品牌官网上,很容易就可以看到“自动驾驶”、“未来驾驶”、“自主”、“无人”这些字眼。而充满未来感的动画视频配合各种雷达探测的示意,也很难不让消费者对“自动驾驶”有所期待。

相比之下,提示这些功能推送时间、适用范围、安全风险的文字,在页面上却隐蔽得多。

车企当然明白当下领航辅助驾驶依然属于L2级别,同时也不能在所有交通场景下保证100%的可靠,但“自动驾驶”号召力的诱惑,又让人无法割舍。

毕竟相比通用、大众、丰田这样的传统车企,新兴的中国品牌需要为自己树立智能化、自动化的标签和壁垒,而这也的确是它们相比外资品牌最大的优势所在。更何况,特斯拉也已经用自己的成功,证明了“智能”二字在当下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强大的号召力。

但这对于用户意味着什么呢?

大多数人很难像车企一样,专业而清晰地了解这些量产不到一年,并且处于不断迭代发展过程的全新技术。因此,强调“自动”而弱化其他风险,是否有可能给用户带来误导和认知的偏差? 就像特斯拉在海外发生的多起事故一样。

在美国,开启自动辅助驾驶的特斯拉发生了多起事故

区别于传统汽车上的大多数功能,领航辅助驾驶需要更多的“人机配合”,同时也关乎安全,这也就就决定了它不是一个“零门槛”的功能。

知乎用户“张抗抗”在网上写下了他使用小鹏NGP功能的过程,总结下来就是“学习过程比想象中要长得多”,从初识到熟练花费了两三个月、一万公里的过程。

回想起在试驾小鹏NGP时,我和同车媒体的体验,第一次接触还是紧张的,而对机器的不信任也是人类的本能。在这个过程里,你要不断判断和感受机器的边界与极限,并逐渐将更多的控制权交予系统。

而车主使用的过程就像是我们试驾体验的放大版,但与试驾不同的,是车主身旁没有专业的试驾教练,同时在真实使用场景下,车主对机器的决策速度、控制边界的容忍度可能更低,因此他们需要更长时间的磨合与尝试。

听起来不难,但对于中国道路上很多连远光灯都不会正确使用的司机来说,或许这个要求有点太高了。而恰恰是这些人,又最容易对所谓的“自动辅助驾驶”产生错误的认知和依赖。

驾驶员需要学习和适应,对于其他的道路参与者,也同样如此。

依然是一次试驾领航辅助驾驶时的经历。

我们的车辆在驶出高速进入匝道的过程中,此时前方右侧汇入了刚进入高速的社会车辆。系统识别到车辆并采取制动措施,但却影响了右后方另一辆汇入主路的车辆,迫使它不得不刹车减速,随后“恼羞成怒”从我们的右侧超越,并且做了明显的别车动作。

显然,那位司机并不知道这是一辆开启自动辅助驾驶的车辆。

机器的判断与操作,在现阶段可能还无法完全达到人类的流畅度,因此对于其他交通参与者来说,其实也同样需要了解与适应。

不可否认,领航辅助驾驶的出现对于减轻驾驶疲劳,提升驾驶安全一定是有帮助的,但这个帮助前面可能还需要很多的限定词。比如良好的路况、常规的交通场景、长途驾驶以及正确的使用方式。

而这,又恰恰是比宣传“未来驾驶”本身,更难、更复杂、更长期的工作。

微妙的平衡术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里,大多数新技术的诞生,最终都会成为改善驾乘体验、保障驾驶安全的推动力。

“自动驾驶”也一定如此。

技术的落地与完善,需要实际场景的应用与实践,而不仅仅依靠试验场。但实际场景的应用,就可能带来未知的风险。

因噎废食当然是不对的,只是在这个过程里,企业、消费者和监管机构,又该如何平衡这其中的机会与风险?

传统跨国车企有着固有的品牌护城河,因此也更趋向于选择保守路线。

比如通用Super Cruise至今仍然只提供封闭道路内的自动巡航和变道功能,并不支持自动驶入/出匝道。变道也需要驾驶员先给出指令,同时对驾驶员的注意力监测也更加严格。

通用Super Cruise对驾驶员注意力有严格的检测机制

相比之下,新势力和中国品牌更愿意做出相对激进的尝试,也结合中国实际交通现实,比如很多驾驶者会玩手机(只是陈述事实,并不代表我们认可这种行为),在系统的工作机制上做出了一些平衡。

这也就意味着,传统车企的逻辑可能会使得系统真正被使用的概率变低,使用体验变差,但相对安全风险更低;而中国品牌的逻辑可以让更多人愿意使用新技术,但同时所带来的安全风险可能相对较高。

如何平衡?并不是一个容易的选择。

但作为企业,安全是底线。就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在2021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所说:“汽车的本质仍然是一个交通工具,它的第一属性是安全。”

企业需要对用户做出正确的引导,对潜在的风险作出清晰的告知,同时尽可能通过技术和规则的约束,将这种风险降低。

比如在消费者试驾、交付的过程中增加关于新技术的使用培训,在营销过程中加强对用户的引导和教育,让用户可以在一个专业和安全的环境下了解和学习这些新的功能。

而用户也应该明白一个道理,相比于标新立异博眼球,作为交通参与者,生命永远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毕竟,相比于大多数驾驶员在驾校所学,一台智能汽车和桑塔纳相通的地方,可能也只剩下四个轮子和两排沙发。驾驶本身,也需要随着时代的前行而不断学习。

写在最后

讲到这里,其实并不是在说一些正确的大道理。

事实上,随着以领航辅助驾驶系统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快速普及,其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需要引起所有人的关注和争论。

小鹏在6月3日发布的海报显示,NGP上线125天,其使用里程就已经超过了500万公里。相比之下,推出多年的通用Super Cruise在北美地区的使用里程为1100万公里。

显然,在普及自动辅助驾驶这件事情上,中国的新势力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市场也为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机会和土壤。

弯道超车很重要,因为这可能是稍纵即逝的机会。但如何让用户也可以跟随这样的节奏,跨过市场鸿沟,也是需要整个行业重视和思考的。

11月新能源车销量增长136%,都有哪些车被“狂买”?

同价位的没几款车。奇瑞10以下的一片,瑞虎8也是15万以内了。丰田15万以下也就个位数款车,部分卡罗拉雷凌,致炫 威驰款那就是一款车,再没了。销量不是一个级别,技术也不在一个重量上。完全不具备可比性。但是各有所长。买配置空间奇瑞完胜,因为奇瑞没有15万以上的车,所有那些大型车不考虑对比。

买保值买技术当然选丰田。综合实力没法比。听说过丰田模式没听过奇瑞模式,丰田有著名的精益生产。你可以说丰田和大众比,奇瑞和长安长城比。

我对综合实力这个词有点……不是很了解,什么叫综合实力?做工?性能?质量?

首先奇瑞没几款车和丰田价位重叠。但是真要是同价位对比的话,除了保值率,丰田被奇瑞艹翻。

丰田很厉害,毋庸置疑,软硬各方面,连大众单品牌都无法正面硬钢,更别说一个小小的奇瑞。

可是奇瑞本品牌最贵的莫过于瑞虎8,瑞虎8正常才多少钱?14万边上。14万你能买到丰田什么车?雷凌卡罗拉?那么问题来了,雷凌卡罗拉是比瑞虎8动力好还是空间大的?不要说油耗和操控,轿车和SUV比个毛的油耗操控?你怎么不拿艾瑞泽GX和汉兰达比油耗操控?国产车的确配置比合资高,问题是你就是把多出来的这些配置全部无视,瑞虎8性价比依旧比卡罗拉高。

举个栗子,卡罗拉,本人有幸开过,个人感觉,和艾瑞泽5比,除了品牌,除了保值,并不见得能把艾瑞泽5甩到哪里去,甚至还不如艾瑞泽5,不要提油耗,我开过那台卡罗拉的油耗就是9个多。油耗方面,司机个人的驾驶习惯很重要。内部做工,就那样,空间,一般,标准的A级车,原厂的大屏,没有,不过厂家倒是挺人性化的,可能是考虑到了我们后期加装。我们拆这个中控台的时候愣是只用了一个师傅一把螺丝刀。隔音一般。一年不到,该车减震漏油,两个都是。司机140斤不胖谢谢。

同价位,致炫能吊打艾瑞泽GX?

性能?凯美瑞百公里加速都不一定能干过他一半不到价格的破奇瑞。

质量?现在除了某豹某泰和汽修厂是战略合作伙伴,其他哪个国产哪个二三线合资有那么多问题?汽车这玩意儿国内国外已经一百多年了,各个技术点已经玩烂了。出问题的车一般都是两种原因:一是厂家压缩成本偷工减料导致的质量问题,二是厂家浪过头了在车上使用尚未完全设计成功通过测试的新颖技术。但是故障率非常低的车子却都只有一个原因:配置低。你这车就是一个框子架着一个变速箱发动机,车上最具有现代化科技代表的装备就是收音机,能有什么东西能给你坏?

丰田固然厉害,毋庸置疑,我也喜欢凯美瑞,有钱我也考虑买亚洲龙,但丰田并不是宇宙无敌,不然不会有上坡不跟汉兰达,下坡不超凯美瑞这个梗。但是你们不觉得知乎里面日系车已经被吹的有点过了吗?别说同价位,即使是加五万,丰田我不见得能吊打国产。

新能源汽车冬天不开空调百公里17度电正常吗

日前,乘联会发布了11月份国内新能源市场的销量数据。从公布的数据来看,即使在“金九银十”之后,但11月新能源销量表现依旧异常的好!

数据显示:11月份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为17.1万辆,同比增长139.2%,环比增长28.2%,成为乘用车零售增长核心动力。

分车型来看,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6.4万辆和16.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6.2%和100.5%;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均完成3.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6.4%和128.9%;而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8辆和290辆,同比分别增长7.2倍和28倍。

不难看到,新能源各个向细分市场都在成倍的增长。对此有行业人士认为: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较高,主要是因为市场需求持续回暖,加之去年补贴过渡期后同期基数较低所致。

市场回暖和政策主导确实是一方面,但在电驹小编看来,今年多款实力车型的上市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如五菱?宏光MINI?EV、比亚迪汉、小鹏P7等等,都是今年刚上市的新面孔。随着这些新车型在销量方面不断爆发,当然也会刺激市场销量的增长。

所以,下面我们就来看看,11月份都有哪些车被“狂买”?

Top1:五菱宏光MINI?EV

11月销量:33094辆

11月份,宏光MINI?EV不仅再次夺得单月销量冠军,同时销量再次突破了3万大关,相比10月份销量增加了12,463辆,增幅达60.4%。这也是目前新能源车型中唯一销量破3万辆的车型,神车不愧是神车!

很多人不明白五菱宏光MINI?EV?为什么卖的这么好?低于主流的续航里程(120-170公里)、仅支持家用慢充的补能形式,甚至连个安全气囊都没有。老头乐上的“痛点”在五菱宏光MINI?EV上应有尽有,可是到了五菱宏光MINI?EV就是卖得好。

电驹小编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两点:一是价格,其起售价不到3万元,甚至比中级排量的摩托车还要便宜不少。至于120km的基础续航也能满足日常需求。因为很多人都把它当做城区范围内的代步车,所以出行范围决定了它的续航里程并不会成为鸡肋。其次,是大厂出品。相比一些老头乐的生厂商,五菱生产的纯电动车不管是品质和售后方面,显然更有保障。这也是五菱宏光MINI?EV的一个主要原因。

Top?2:?特斯拉Model?3

11月销量:21604辆

特斯拉Model?3月销破万是常规操作了,如果不是五菱宏光MINI?EV的加入,Model?3能稳坐每月榜首。但是,11月Model?3的销量表现也非常值得一说,其当月销量达到了21604辆,这也是Model?3国产后首次突破两万辆,刷新了月销记录。且与10月份相比,增长78%。

但有一说一,特斯拉近年来负面新闻不断,特别是质量上更是层次不齐。11月份更是传出一辆Model?S玻璃车顶被大风刮飞了的“奇葩新闻”,背后折射出特斯拉令人担忧的做工问题。不过,这从另一方面可以看到,消费者对于特斯拉的容错率还是挺高的,即使丑闻不断,但依旧阻挡不了很多人购买特斯拉的热情。要是换成传统厂商和国内的新势力,早就可以市场说拜拜了。

Top?3:?欧拉黑猫(R1)

11月销量:9463辆

论名字对于一款车的重要性有多重要,欧拉黑猫显然最有发言权。自今年成都车展欧拉黑猫正式定名以来,其销量表现明显好于过往,更是连续稳居月销量前三名。而在11月份收获了9,463辆的销量成绩,同比大增372.9%,成为榜单当中增幅最大的车型。当然,好名字是一方面,后期产品力的升级,也是欧拉好猫销量主张的主要原因。黑猫软萌的外表和亲民的颇受年轻购车人群的青睐,并且续航和价格表现也很不错。与此同时,手机互联、WIFI、高德导航、远程控制以及语音控制系统等科技配置,更是对于年轻消费者也具备很强的吸引力。

Top?4:?比亚迪汉EV

11月销量:7482辆

今年月初,比亚迪便早早公布了比亚迪汉11月销量:10105辆,其中汉EV销量7482辆。按照比亚迪汉对自己的预估,EV和DM加起来月销过万会是常态。不得不说,相对于宏光MINI的夺冠,比亚迪汉EV的热销对国产新能源车意义更大,代表着国产新能源车有实力与特斯拉一较高下,并在车身尺寸、续航里程、智能配置等方面拥有绝对的优势。值得一提的是,12月3日,有知乎网友发布了提问:《如何评价比亚迪汉2020年11月销量达10105辆?》短短数天,话题浏览量接近100万辆,可见比亚迪汉热度之高。

Top?5:?奇瑞eQ1

11月销量:56辆

奇瑞eQ1在11月份斩获6,456辆的销量成绩,同比增长246.9%,增长幅度同样明显。在产品方面,奇瑞eQ1其补贴后不到6万元的售价非常具有竞争力,全系车型301km的工信部续航表现完全能够满足日常代步需求。并且,该车采用了该级别车型中极少有的前/后独立悬架的结构,加之其还提供了免息、购车补贴,以及3年不限流量网络服务等非常实惠的优惠政策,性价比颇高。

Top?6:广汽新能源Aion?S

11月销量:5084辆

广汽新能源Aion?S在11月份的销量也有小幅增长,相比10月份增长了400多辆。广汽新能源传祺Aion?S是基于广汽新能源GEP纯电平台打造而来的首款产品,定位于纯电紧凑型轿车,除了外观造型很有时尚感和未来感以外,内饰设计和续航能力方面也足够出色。另外,该车的价格跨度从11万到20万不等,在售车型近20款,用户覆盖面非常广。这也是其销量一直不错的原因。

Top?7:理想ON

11月销量:46辆

理想ONE在11月份的销量为4,6辆。理想ONE作为理想汽车的首款车型,采用了独特的增程式动力总成,这与市场中的纯电和插混车型有着极大的不同,能够有效地减轻消费者的里程焦虑。而且,理想ONE的售价超30万,因此能取得这样的销量表现还是值得肯定的。

Top?8:比亚迪秦EV

11月销量:4081辆

比亚迪秦?EV在11月份共销售新车4,081辆,这款车拥有秦、秦Pro以及DM多款车型,而且颜值、智能化配置,以及续航方面,都能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喜好。整体来说性价比非常高,适合家庭使用需求。值得一听的是,未来其还将推出秦PLUS?DM车型,也将进一步丰富秦家族的产品阵营,从而提升产品竞争力。

Top?9:威马EX5

11月销量:3018辆

11月份威马EX5的销量达到了3,018辆,增长幅度同样非常铭心啊,同比增长174.6%。相比蔚来、小鹏和理想,威马汽车相对来说比较低调,但这并不妨碍旗下车型威马EX5?稳步增长。当然,威马EX5在十几万新能源SUV市场中也非常有竞争力,在近日发布的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指数测评结果中显示,威马EX5在A级纯电SUV细分市场以78分,名列榜首。

Top?10:比亚迪唐?DM

11月销量:3,018辆

比亚迪唐?DM在11月份的销量为3,007辆,同比增长193.1%,翻了近两倍。优秀的销量表现,和其2021款比亚迪唐DM的到来有很大关系。新车升级后优势更加明显,豪华精致的外观内饰设计,更加成熟、强悍的混合动力技术,以及诸多黑科技配置的搭载,让这款车拥有很强的竞争力。另外,在电驹小编此前的试驾中,更是将这款车开出了973.6公里的综合续航,实际百公里综合油耗仅为5.2L。强大的性能匹配如此优秀的经济性,卖的好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电驹小结:

从以上10款车型的销量表现不难发现,大部分车型相较于10月份,在销量上均有明显提升,特别是像宏光MINI?EV、特斯拉Model?3等车型的涨幅还在万台左右。从这点我们也不难看出,虽然当下补贴政策逐渐退场,但是消费者对于新能源车型的接受程度却越来越高。而明年,随着大众ID.4等更多重磅实力车型的到来,中国新能源市场必然会得到进一步的爆发。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持续降温的寒冬让新能源汽车主们感到焦虑。

进入12月下旬,上海早晚的气温保持在10度以下,郑伟和他的荣威e950开在了上班路上,这辆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迅速从60km滑落到40km。郑伟不得不陷入“里程焦虑”。

与荣威类似,比亚迪、北汽、小鹏等新能源汽车车主也有着同样的经历,更有甚者,经历了“开20km,掉50km”的状况。

在寒冬中开起车内空调时,新能源汽车掉电的速度超乎车主的想象。

知乎上一位江淮iEV5的车主抱怨,北京大降温,车辆的里程折损也过半,他经常冒着寒风跑充电站一天一充,开车还不敢一直开空调;而他朋友北汽EV150在0°以下只能跑20km,自从去年撂在路上2次后,家人都抢着开家里的油车。

根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旗下品牌EV-TEST的测评数据,在低温续航缩水排名中,缩水最少是比亚迪秦EV,低温206公里,常温284公里,缩水27%;众泰E200以93%的续航缩水率垫底,159公里的常温续航,在零下7°的低温环境下,只能行驶11km。

新能源汽车在常温、高温、低温下的各项续航里程,来源于EV-TEST

寒冷的气温正在考验着这个城市里每一辆新能源汽车的实力、每一位车主的耐心。但这只是冰山一角,电池续航能力之外,充电站分布不合理,车辆充电时间长等问题也困扰着车主,部分新能源汽车还存在安全隐患。

新能源汽车领域技术专家郑雪伦认为,目前新能源汽车厂商和企业正在面临成本、技术等问题,其中爆炸、续航能力和取热等安全技术问题比较明显。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目前仅为2%,中国渗透率约为4%。

今年10月16日,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社交媒体公开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卖给真实消费者的大概只有十几万辆,和特斯拉今年前三季度在美国的销量“相差无几”。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传统内燃机汽车仍然会占据主流地位,新能源汽车想要更流行,先要提高自身的实力。

1

车主们的里程焦虑

2016年3月,北汽新能源获得第一张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随着补贴政策的利好,也诞生了第一批吃螃蟹的车主。

郑伟还记得,几年前,他第一次去4S店了解时,国内只有北汽、比亚迪等少量品牌可供挑选,很多车企还没有大规模生产,且雷声大雨点小。

为了一张沪牌,他买了一辆荣威e950,是一辆油电混动的新能源汽车。

把它当作传统燃油车开,是郑伟的第一反应。在最开始半年,郑伟没有给车充过电,他对新能源汽车并不了解,当油车跑似乎更为方便。

后来郑伟才真正了解到,续航和充电上的“硬伤”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荣威e950在当时的价格是近30万,但续航却只有60km。

郑伟回忆,在家里的慢充充电桩上,车一晚上充4、5个小时才能充满,却只能跑很短的距离。

新能源汽车在充电

他联想到燃油车一箱油可以跑400km以上,觉得新能源汽车“跑个50公里就要充电是很麻烦的事情,如果开空调,可能只能跑40公里。”

至于续航里程的衰减,主要是出于电池性能的不足,一位新能源汽车的车主提到,车只开了一年,本来续航里程100km,实际只能开20km,期间,他换了4块电池。

等到冬天情况则更差,在纯电电动车空调耗电量大的情况下,锂电池产电能力下降了,产生的电流不足以支撑用电,且自身电池管理能力不足,恒温功能受到了气温影响,更加影响续航。

奇瑞EQ1的车主汪超告诉连线Insight,冬天开空调的时候,原本150公里的续航,就只剩下不到100公里,“心里发慌,根本不敢开长途。”

特斯拉车主姚睿提到,他在网上看到特斯拉车主的长途旅行分享,根本不能称作旅行,只是在折磨自己,“往零下十几度的地方开,为了省电不开空调,为了让里程衰退减少,速度只能保持在90/km,高速的要求可是120/km。”

小鹏汽车官方曾针对车辆的冬季续航和充电问题,发布了一份“过冬指南”。其中几项建议引起不少争议,22度的空调温度是否能够满足冬季车内保暖的需求,停车是否能够找到暖房或者温度适宜之处,这些都是被质疑的点。

小鹏汽车官方“过冬指南” ,来源于网络

在续航受影响的情况下,充电难题就显得更为突出。

郑伟已算是幸运,部分车主必须去外面的充电站充电。他提到,如果当时完全按照国家规定,只有小区和物业具备安装条件才能购车,但有些4S店为了拼销售,很多车主的小区里都没有安装充电桩。

“在外面充电像加油一样方便,眼前是肯定做不到的。”郑伟发现,在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绝大部分商场的地下车库里设有充电桩,但燃油汽车会侵占公共充电桩停车位。新能源汽车快充都需要1个小时,慢充就得等上3、4个小时,热门的时间段又会有排队的情况。

正在充电的新能源汽车

姚睿曾规划过一次以东北为目的地的自驾长途旅行,最后发现实现起来太过困难。特斯拉充电站在国内整体覆盖率不高,电脑上也没有完整的显示,开出了省会城市,途中充不上电的风险很高。

据连线insight了解,接受采访的大部分车主都认为新能源汽车不具备长途行驶的条件,只能作为上下班的工具,即使是问鼎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的特斯拉也无法幸免。

2

难题成堆

大多数新能源汽车车主都需要一段适应的过程,比如需要养成随时查看电量是否充足的习惯,出门要提前调查充电站的位置,以及充电站的排队情况。

郑伟将这个过程称作“变相的妥协”。这也是为什么新能源汽车被称为“电动爹”,有人提到买一辆电动车相当于给自己找了第二个爹。

但有些问题是无法用妥协来处理的。

郑伟还记得,2017年车友们的负面情绪非常高。在一个车友群里,汇集了第一批车主。群里总有人“吐槽”各种问题,从汽车的转动轴、拨杆,到车挂上档位后不启动等。作为第一波吃螃蟹的车主,他们遇到了格外多的问题。

当车友群被各种问题刷屏时,另一边车主汪超遇到了“史上最差”的用车体验。

购买第一辆新能源汽车后,冬天开空调,汪超闷在里面,会闻到一种混合着塑料味的异味,开一段时间,眼睛也熏得难受。等到夏天,不仅空调不制冷,还会冒出很多白烟。当时汪超马上联想到之前发生的自燃事故,非常惊慌。走售后程序后,工作人员最后却说空调问题没有办法解决。

这辆车本意是买来给老婆接送孩子和买菜使用的,联想到这一点,他心里非常不舒服,没过多久,就换了其它品牌的新能源汽车。

2017年左右,在补贴政策利好的情况下,很多车企涌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却做出了大批不合格的产品。

比如奇瑞,如今已经从新能源领域掉队,还被打上了“骗补”的标签。2019年10月11日,工信部发布《关于2017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清算审核情况的公示》。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因为“国家监管平台核定的行驶里程数不满足2万公里”原因核减的高达06辆,通过率仅有49.14%,未通过的补贴金额高达2.43亿元。

而新能源领域如蔚来这样的明星企业也屡发安全问题。今年上半年,蔚来发生了三起自燃事件,为防止事态继续恶化,6月27日起,蔚来召回了共计4803辆ES8。

近5年,新能源汽车从研发到量产,再到抵达消费者手中、屡屡曝出问题,饱受争议和质疑。

这也让新能源车主倍感孤独,“开电动车压力挺大的,毕竟一家人聚会,我的电动车成功吸引了话题,只要有我在,年轻人都不担心被催婚,催娃。”汪超曾在社交媒体上写下这段略带嘲讽的话,还将新能源汽车形容成“孤独电车”。

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亲戚们所认为的电动车充电不方便、怕有辐射、二手车价格不好、怕自燃等观点,正在不断地改善。

在二手卖掉那台问题颇多的电动车后,汪超所购买的第二辆新能源汽车已经使用了两年,没有出现过任何大问题。未来如若有换车需求,他还会再购买新新能源汽车。

为了解决消费者的体验问题,这几年行业与车企在不断发展和产品迭代中。

一位充电行业的运营商创始人晚寅认为,虽然新能源汽车的设备在技术上进行了不少的升级,但这些升级只能称之为迭代,不能说是革命性的升级。

抹去被车主们诟病的“硬伤”,不仅是当下车企急需解决的、事关生死存亡的问题,也是未来行业的竞争点。

3

下一个战场

电池性能与充电问题,一直是车主们关注的焦点。

电池性能直接影响了汽车的续航里程,因此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电池产业的发展。

目前国内大部分车企使用的是三元锂电池,在选用电池类别上,车企不仅要考虑续航里程,还要考虑安全问题。

此前,特斯拉多采用钴酸锂电池,因为能量密度大,续航能力强,但因为钴含量过大,极不稳定,过充或碰撞都有可能造成燃烧爆炸,所以现在特斯拉也很少用钴酸锂电池,而是改用三元锂电池。

“国家政策在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的补贴门槛,从之前250到300公里的续航里程标准提高到了300公里,甚至400公里以上。”晚寅提到,这是对电池厂商和车企的要求,要求他们想尽一切办法提高电池的续航能力。

但晚寅认为,当下去研发或是计划使用新材料完善电池的使用效率、增强安全性等,将会经历非常漫长的过程,并不是几年内就能得到解决的。

今年8月24日,蔚来宣布,在原有的终身免费质保服务之上,还将为所有ES6、ES8的首任车主提供终身免费换电。

蔚来创始人兼CEO李斌曾公开提及“3分钟免费换电”和“一键加电”服务。这里面涉及了换电和充电两种模式。前一种情况下,车主把车开到换电站,几分钟换完就可以走了。

后一种则是在没有换电站的地方,配置了移动充电车,并且接入了25万根第三方充电桩,通过蔚来APP就能够直接加电。

“从商业的角度,换电模式在未来一段时间会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尤其是对于特斯拉等高端品牌的车主来说,他们有能力消费价格昂贵的车,通过换电计划,每年多花费1万元就可以更换数次电池,保证不被电池损耗所影响。”晚寅说。

但对于大量购买中低端品牌的车主而言,换电计划的成本不低,接受程度有限。

这里面也涉及到另一个延长续航能力的焦点话题——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方式。

充电桩一直是新能源汽车推广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在车主找桩难的情况下,曾有一段时间,运营服务商未能互联互通,加剧了问题的爆发。

车主郑伟提到,荣威、比亚迪等品牌的车主目前已经可以使用对方的充电桩,相互之间是共享的。

近期,新能源汽车的新势力们也有动作。12月11日,小鹏汽车正式宣布与蔚来NIO Power签约。合作开展后,双方车主可各自通过自家品牌的App扫码使用超充桩快速充电。

浦东机场充电桩

除了蔚来提出了移动充电车,行业里也有不少创业者瞄准这一块,晚寅提到,近期他也在准备移动充电的项目,“你可以理解为是一个移动的充电宝,不用在固定的点位,而是通过线缆接着移动的电源进行充电。”

“再有一个趋势就是无线充电,现在市场上已经有一小部分人在做。它要求你在充电场所或是加装发生器的情况下,必须要在车上是有接收器的。接收器的成本很难让车主和车厂承担,这是它推广普及的难点。”晚寅提到。

新能源汽车如今的续航里程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根据《中国2019新能源车实测续航最全榜单》,特斯拉Model3、特斯拉ModelX性能较高,比亚迪唐EV、蔚来汽车ES6、广汽新能源GE3 530等在高速工况下,续驶里程都接近或超过300公里,其中郊区工况都是400公里左右。

但这样的程度或许远远不够。在电池性能没有提升的情况下,当下充电桩的充电速度也无法提升。

充电桩速度的提升还遇到不少现实的阻碍。晚寅遇到不少客户,要求在楼宇里安装3000w甚至更小的充电桩,因为很多楼宇在建造时没有做好新能源规划,容不下更大的负荷。

关于新能源汽车,有太多质疑,也有太多想象。也许等到新能源汽车实现大规模的生产,还需要数十年的发展。

文章标签: # 汽车 # 新能源 # 一个